買房必看!7大房仲、建商銷售話術解析,別再被套路了!
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不僅要花掉大半生積蓄,後續還得背負數十年的房貸,因此更需要保持冷靜與理性。
許多房仲、建商為了推案,會透過各種話術來營造熱銷氛圍,讓消費者在一時衝動下買單。
想避免被套路,就要了解常見的銷售手法,建立「防火牆」。
目錄
常見銷售話術與破解方式
一、飢餓行銷:案子很搶手,僅剩XX戶
銷售現場廣播「賀成交」,營造熱銷氛圍,但這多半是心理戰術,讓買家誤以為「再不下訂就買不到」。
其實許多所謂「完售」的建案,最後還是會在各大房仲平台出現。
建議自行查詢實價登錄與成交數據,別因一時緊張而衝動買房。
二、贈送裝潢、家電:一只皮箱就能入住
「買房送百萬裝潢」聽起來很划算?但這些費用早已加進房價裡!
若你對建商送的裝潢、家具沒有需求,建議直接談折扣,比送家電更實際。
三、缺點變優點:沒有窗戶也能是賣點
銷售話術常把缺陷包裝成特色,例如「衛浴沒有窗戶更隱私」,「西曬房適合曬衣服」。
但長期居住下來,採光與通風才是房屋價值的核心,別被話術迷惑。
四、距離模糊:3分鐘到市區
常見廣告詞「3分鐘到捷運」、「5分鐘到商圈」,其實是直線距離,現實上可能要開車10分鐘,走路20分鐘。
賞屋時務必親自測試交通時間,別僅依銷售口頭描述。
五、棟距與空地:視野開闊
「四周都是空地,棟距超大!」聽起來吸引人,但未來這些空地若規劃成住宅或商場,你就得忍受施工噪音與灰塵,甚至失去原本的景觀。
買房前最好到地政機關查詢都市計畫。
六、嫌惡設施即將搬遷
「電塔很快就會移走」、「殯儀館即將遷建」這些話術,往往沒有時間表。
若建商以此安撫買方,建議自行查詢官方公告,避免誤信空口承諾。
七、刷卡買房、0付款、房貸8成
「刷卡就能買房」聽起來很輕鬆,但頭期款依然要支付。
至於「房貸8成」並非建商能保證,實際上銀行會依照房屋條件、買方收入與信用來決定成數。
若沒確認清楚,一旦放款比例低於預期,買家可能資金斷頭。
房市話術背後的風險:貸款難度愈來愈高
除了銷售話術之外,真正讓許多購屋族頭痛的,是房貸越來越難辦。近年來政府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銀行審核變得嚴格,尤其是:
高總價豪宅:成數大幅下降,有時僅能貸到5成。
非自住用途:若銀行懷疑你是投資客,可能利率較高。
特殊物件:如二工宅、套房、海砂屋,銀行多半不願承作。
這些現象導致許多民眾即使買到房子,卻因貸款核准不足,最後資金斷裂。
二胎房貸成為資金調度選擇
由於銀行貸款審查趨嚴,許多人開始轉向二胎房貸。
利用已貸款中的房屋,再次設定抵押借款,不須額外擔保品。適合急需資金週轉的人。
雖然利率比銀行高,但仍比信用卡循環、私人借款便宜,因此被不少資金吃緊的家庭視為「救命方案」。
如何避免買房陷阱+貸款風險?
賞屋前先確認自身財務:了解自己的負擔能力,不要被話術推著走。
查清楚房貸成數與利率:別只聽銷售說「8成沒問題」,要實際與銀行確認。
了解二胎房貸選項:若銀行拒貸,提前評估二胎房貸是否合適,避免陷入資金斷頭。
不要過度借貸:貸款額度越高,壓力越大。若本身信用條件不好,更要謹慎,避免信用瑕疵影響後續資金調度。
結語
買房絕不是一時衝動,更不是被話術牽著走的遊戲。從銷售手法到房貸申請,每一步都需要謹慎判斷。
房仲與建商的話術可能讓你一時心動,但真正決定你能否長期穩定生活的,還是自身的財務規劃。
若銀行貸款不順利,二胎房貸或三胎房貸可以作為資金調度的替代方案,但務必選擇合法融資公司,避免落入高利貸陷阱。
房子是一輩子的責任,唯有冷靜思考、精算財務,才能真正買得安心、住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