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預售屋

關於預售屋糾紛 你必須知道的防範要點!
近年來新北地政局持續針對預售屋建案進行稽查,尤其是在高廣告投放、成交量高的區域,以確保建案合法合規,在三重區的一處建案發現,未標明經紀業名稱,也未指派經紀人於不動產說明說簽章,因而對該代銷業者罰款12萬。
此外其他建案的缺失事項則被要求限期改善,這種強制性稽查的制度顯示出市府對於房產交易安全的重視,為消費者權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年輕族群選擇預售屋背後的風險
新北市議員指出,隨著新北市建案量增加,延遲交屋甚至是爛尾樓的情形也常常發生,年輕族群購屋會有價格上的考量,往往會優先選擇預售屋,但一旦遇到問題,將面臨很多不可預測的風險。
預售屋的主要風險在於建案尚未完成時,消費者就支付了大筆定金和進度款項,然而若遇到建商資金鏈出現問題,導致建案延遲甚至無法完工,買家的權益將受到嚴重的損失,尤其年輕族群需要提高警覺,慎選良好信譽的建商,避免淪為不良建商的犧牲品。
消費者必須了解的法律保障
為了防止預售屋交易中的不公平現象,內政部已制定了《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其中規範建商必須遵守的契約條款,例如契約總價“不得隨意”更動,建商在取得使用執照後的六個月內必須通知交屋,否則需要支付延遲利息。
如果建商違約,「僅限買方」可以提出解約申請,建商無權因故要求買方支付更高的交屋價格,這些規範條款賦予消費者法律保障,遇到穩題時可以向消費者服務中心或消保會申訴。
此外在合約內一定要注意是否載明履約保證項目,確保繳交出的款項受到第三方機構的保護。
遇不良建商該如何自保?
在預售屋市場上,不少建商會藉由拖延或附加條件要求加價交屋,這些行為都是典型的不良行為,如果買家遇到建商以解約威脅加價,應立即採取行動,如保留相關證據並且尋求法律支援。
此外買家在簽訂預售屋合約前,應仔細檢視契約條款,確認是否符合內政部的規定,並諮詢專業的房產律師,以確保自身權益,在法律上建商的各種附加條件要求,如果未經雙方同意,均可能構成違約行為,買家無須被迫接受不合理的要求。
預售屋稽查維護秩序與公平交易
新北市地政局秉持著「廣告越高、調查越嚴」的原則,積極執行預售屋聯合稽查,主旨在強化市場秩序,且促進公平交易,透過嚴格的檢查制度,地政局針對廣告投放頻繁、戶數眾多及價格較高的區域建案進行重點監察,有效降低建商違規行為發生,這樣的稽查機制對於營造公平且透明的房市環境至關重要,提供了消費者一個更加安全的交易環境。
買家應積極提高法律知識避免受害
隨著預售屋市場日益火熱,買家應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和風險意識,了解相關法律保障並保持謹慎,消費者在選擇預售屋時應進一步了解建商信譽,並熟悉預售屋契約中的各項權益保障,面對不良建商的各種手段,買家唯有提高警覺,尋求專業法律協助,才能有效維護自身權益,遠離不公平的交易風險。
推薦閱讀:
清償二胎房貸後…

土地銀行有哪些首購房貸專案?2025最新購屋利率優惠!
0 評論
/
房價居高不下的時代,年輕人想買房不能沒房貸,市場上有許多優惠貸款產品,就以首購為重點,給予較低利率和較長年限,藉此改善買房壓力大的困境,首購兩字看起來指首次買房,但真正意思是名下無登記自有住宅的人,所以符合首購資格不難,也是許多人申貸的第一選擇。
除了首購之外,政府和台灣銀行也提供特定族群首購房貸優惠,例如為公教員工專門訂做方案,信用良好、自住購屋就能申請,輕鬆拿到利率、成數、期限等優良條件,對公務人員是一大福音,銀行大都依照個人和房屋條件評估,基本上很有機會貸到理想金額。
土地銀行首購族購屋
土銀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由財政部推出,幫助首購族或家庭買房,提供不同利率方案,減輕貸款負擔。
…

賣房出現「平轉戶」?投資客真、假平轉陷阱等你識破!
近期隨著央行新一輪信用管制政策的實施,房地產市場上逐漸出現大量所謂的「平轉戶」待售物件,這些「平轉戶」引發了不少購屋族的關注,可這些投資客打著平轉戶的噱頭,實際上是否真為平轉,恐怕得由民眾自己查證!
市場上掀起「平轉戶」風潮
這樣的現象,經常出現在優質地段中常見的物件,部分價格看似較低,令人躍躍欲試,然而這些標榜「平轉」的待售物件,真的是在投資客割愛求售,還是存在價格陷阱?深入分析後發現,其中的水分不小。
「平轉」是折價還是陷阱?
市場上「平轉」的物件愈來愈多,尤其是在高價位、高需求的區域,像是台中七期、十四期這些黃金地段,這些「平轉戶」的物件雖然乍看價格不錯,但實際上一些物件的價格僅是看似折價,並不是真正讓利。
根據不動產專家指出,許多掛出來的平轉物件並沒有真實達到平轉價值,在某些案例中,屋主表面上宣稱「平轉」,但實際上這些物件的總價還是有所提升,經過實價登錄的比對,有些物件當時的交易價格甚至比目前掛出的「平轉」價格還低,意味著屋主在轉售時仍然獲取了一定的利潤。
新限貸導致投資客出逃
自央行推出新的限貸政策以來,投資客的壓力明顯加劇,許多人選擇退出房市,尤其是那些不看好未來房價表現的投資客,根據不動產專家指出,這些投資客為了避免房價下跌的風險,選擇提早拋售物件,尤其在違約金高達15%的情況下,投資客更傾向於快速脫手以降低損失,於是市場上湧現了不少平轉求售的案例。
真假「平轉」的識別
對於想趁機撿便宜的購屋族來說,判別真假平轉至關重要,專家建議購屋族在面對所謂「平轉」時,應透過實價登錄來確認價格的真實性,這樣可以避免陷入「假平轉」的騙局,他指出有些屋主會在平轉價格中隱藏許多附加成本,例如房仲服務費、持有成本甚至資金利息等,最終將這些成本轉嫁給買家。
此外也可以通過觀察同區域的其他物件來了解市場真實情況,若某區域出現大量平轉物件,需要多留意,因為這可能反映出該區域投資客逐步退場的趨勢,而這類高風險物件通常難以在短期內獲取收益,購屋族需慎重考慮是否進場。
高單價小坪數成平轉風潮主力
根據房產專家的觀察,市場上的平轉物件多集中在高單價、低坪數的社區,這類社區往往擁有較大的投資族群,這些物件在市場過熱時吸引了大量投資者,但在新一波信用管制政策下,這些投資物件開始集中出現平轉求售,這種情況下,平轉物件的掛售很容易產生骨牌效應,並造成區域內價格壓力。
預售屋禁止轉讓政策
政府對預售屋禁止轉讓的政策也推動了平轉物件的增加,自新政策上路以來,許多持有預售屋的投資客為了在禁止轉讓政策之前出清物件,紛紛將物件轉售,這些投資客不期待未來的房價上漲,寧可選擇在現階段轉手以回籠資金。
資深房仲透露,由於新政策在去年七月上路,部分投資客早已在市場封閉前進行了平轉,以求盡早出清,正因如此市場上的大量平轉物件在短時間內湧現,導致了供應過剩的現象。
購屋心態調整避免被「平轉」誤導
在房市波動的情況下,央行限貸政策無疑對投資客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市場上的平轉物件也應運而生,對於購屋族來說,平轉物件看似誘惑十足,但實際上這些物件的價格陷阱不少。
購屋族在選購時應保持理性,不要輕易被所謂的「平轉」所吸引,應該多方比較、了解市場趨勢,並依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這樣才能在波動的房市中找到真正適合的物件,不至於被投資客的讓利假象所誤導。
參考來源:《ETtoday房產雲》
更多房市消息:
…

履約保證選價金返還最好?預售屋蓋到一半建商倒閉怎麼辦?注意履約保證機制!
預售屋從簽約購買到完工,工期長達3-5年,這段期間消費者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呢?如果建商未如期完工又該如何?那你就應該了解什麼是價金返還。
現在的年輕首購族大多喜歡購買預售屋,除了具有全新的房屋外,由於工期長,因此可以不用一次支付大筆的頭期款,但是期間消費者支付的各種工程款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若建商無法如期交屋,那些已經繳出去的錢,能回得來嗎?
履約保證是什麼?
這是民國100年5月1日起由政府規定建商須提供給消費者的保障機制,目的在於確保建造期間,消費者所繳交的工程款都能受到保障,即便建商因故無法如期完工或建案出現問題,也不會讓消費者們已經繳出去的錢付諸流水,所以為了避免消費者的權益受損,履約保證就顯得尤為重要!
履約保證的五種機制
履約保證共有5種機制,不同的機制所保障的內容不太一樣,其中價金返還是對消費者來說最有利的,可履約保證的方式不是由消費者決定,而是由建商選擇,因此消費者可以先了解所購買的建案到底是用哪種履約保證。
…

二工宅是什麼?買二工宅會有哪些問題?二工宅可以申請二胎房貸嗎?
你知道什麼是二工宅嗎?前些日子有位喆方的客戶希望辦理280萬的二胎房貸,並在經過估價後,專員來到房屋實地勘查,卻發現這棟房屋竟是二工宅,那麼二工宅會造成哪些問題嗎?在二胎房貸審核中,二工宅會影響最終可貸額度嗎?
什麼是二工宅?
指的是一棟進行二次施工的住宅。
通常建商在蓋房之前,都得先申請「建築執照」,並且到了即將交屋之際,還得由政府單位進行會勘,查驗規劃的內容是否符合建照,才會核發「使用執照」。
而二工指的是建商在取得使用執照後,再次對建築進行施工,好規劃出其他項目、設施等,因此這些二次施工的內容將不算容積、權狀面積,亦不算公設持分。但這是違法的!
大樓住宅常見的二工項目?
還記得某位藝人在自家大樓樓頂蓋游泳池,結果被檢舉後拆除的事件嗎?這就是常見的二工項目,將蓄水池變成游泳池。
另外還有包括:陽台外推、管委會改成健身房、做樓中樓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二工項目。
…

自備款不足趕買預售屋!簽訂合約小心哪些地雷?
預售屋之所以受到追捧,無非是首付壓力小,可以在施工前到完工這段時間內,分不同階段付款。面對易漲難跌的房價,只有節省度日存錢,才能存下2成自備款,而預售簽約不必花大錢,成為許多人買房的捷徑,雖然負擔沉重,年輕人也要拚一口氣,想辦法入手預售屋,不過合約中隱藏各種細節,沒有仔細比較查看,差一點可能結果差很多。
預售屋交易存在不小風險!
原本預售付款分成不同階段,能幫助到低自備款的買家,然而投資客見縫插針,不斷透過轉售炒高房價,帶起房市一股歪風,於是政府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禁止預售屋轉讓,打壓投資炒作手段,不過也有人不斷警告,平均地權條例衝擊市場,加上景氣不甚理想,一些建商撐不過去可能倒閉,沒蓋完的大樓成為爛尾樓,因此買預售屋必須小心,謹慎保護個人權益。
關於買房簽約,內政部公告預售屋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消費者有權檢視建商的買賣合約書,時間必須超過5天,消費者閱讀合約內容時,記得檢查建案是否取得執照、車位及車道等空間總面積、土地及建物登記面積是否有落差、水電及瓦斯管線等費用是否建商支付、交屋保留款是否為房屋及土地總價5%、延遲交屋利息是否為萬分之五、房屋和設備的保固期限、建商交屋前有無修復瑕疵等,此外記得和內政部預售合約書進行對照,檢查兩者不同之處,以免簽約後才發現權益損失。
預售屋簽約注意哪些重點?
根據內政部核查,合約書中容易出現誤差的地方,最多為貸款約定,其次為房地標示和車位面積、建材設備的廠牌和規格、保固期限和範圍、履約擔保機制、共有部分點交、稅金分擔約定、違約金、開工及取得使用執照、通知交屋期限等。
…

預售屋的潛銷期是什麼意思?潛銷期買房有比較划算?
一個新建案從販售開始會經歷幾個階段,分別是「潛銷期、預售期、即將完銷、建後銷售」等,主要根據工程不同的進度,以及銷售程度去判斷現在到哪個階段。而其中潛銷期被不少投資客看中,說是折扣較多、房型較多,那麼到底什麼是潛銷期?在潛銷期購屋會有什麼風險?
什麼是潛銷期?
指的是在建案可能因以下原因而尚未開始正式販售,包括:接待中心尚未完工、尚未取得建照、資料未齊全、沒有足夠銷售人力等。因此潛銷期無法簽訂正式的購屋合約。
這段期間也是建商做「市場調查」的時機,因為當大家得知建案即將販售的資訊,通常會聯繫建商表示有意願購屋,建商便可在此時試水溫,以此規劃銷售路線、定價。
如何得知建案潛銷期?
在無法公開銷售的時候,建商會在廣告打上「預推案」、「即將公開」、「售價未定」等字眼,這些就是正在潛銷期的建案。要想得知資訊,可以上各大購屋網站,都會有相關的資訊釋出。
例如:好房網、591
建案為何要有潛銷期?
上述說到,建商會趁著潛銷期進行市場調查,以此觀察消費者對建案的接受度,並且根據潛銷期的銷售表現,去決定之後的定價、行銷計畫。
假如建案在潛銷期間銷售不佳、詢問度不高,則等到公開銷售後,建商可能會降低售價或延後公開銷售。
若建案在潛銷期間表現良好,則可能在廣告上打出「熱銷」、「即將完銷」等字樣,吸引消費者搶購潮,並且於正式公開銷售時提高售價。
因此建商若懂得利用潛銷期,可以幫助建商在銷售期間更精準的抓住客群,並且以最好的銷售價格與市場競爭。
潛銷期對消費者的好處?
若有買房投資經驗,或買房經驗豐富的,應該都不會錯過潛銷期這麼好的機會,因為在潛銷期間,建商會給予較大的折扣,因此消費者可以買下比公開銷售來得更低的價格。
不僅價格較便宜,潛銷期間因購買者少,因此在房屋格局、車位上有較多的選擇。
潛銷期就一定比較便宜?
這就不一定了。由於潛銷期主要是建商試水溫的時機,因此有可能因銷售狀況不佳而調整價格,使得公開銷售的價格低於潛銷期。
又或者潛銷期間正處房市熱絡、房價上漲的高點,卻在公開銷售後迎來房市低點,致使房價降低,而讓潛銷期購屋的人買貴了。
但一般來說,像這種早鳥優惠,通常會比較便宜是真的,但在購買時卻無法議價。因為這段期間是建商的測試期,若價格變來變去,無法精準抓出最合適的售價,因此潛銷期雖然有較多折扣,卻沒辦法討價還價。
潛銷期無法簽約…

小資族只要有自備款就能買房? 小心被房屋套牢還買虧!
近日一名網友在PTT上表示31歲的自己有自備款450萬元,月薪有3萬2,由於不希望總是騎車上班,因此開始看房,希望可以住在離捷運較近的房屋,但他發現在新北市買房很不容易,即便自己並不需要多好的住宅,但想挑低總價的公寓也並不容易。並感嘆現在的房價讓小資族根本無法在雙北買下一間房。
線上看房的利弊?
原PO表示自從打算買房,他努力的看了各種購屋網站,而低總價買房選擇線上看屋,雖然找到了一間走路5分鐘可以到捷運站的房子,10坪套房、總價700萬元,但是這間房除了需要共用晾衣空間外,浴室裡面還有熱水器。
在沒有房仲帶看下,自備款不足,很難一下就找到符合心中想法的房屋,而且僅有線上看房很難看出一間房屋的好壞,僅能從片面的資訊了解,即便房屋總價不高,想買的慾望也不高。
預售屋僅能買郊區
對小資族來說,原PO表示若想要買預售屋就只能剩下五股、淡水,他還有機會買到15坪以內的套房,但是不僅離工作地區偏遠,還不鄰近捷運,對他來說並不實用。
預售屋通常會有較多的公設可以使用,對於小資族來說會更嚮往,畢竟工作忙碌無法經常追垃圾車就是一點,此外老舊公寓還可能沒有電梯等,因此預售屋也是年輕人喜愛的物件,但對小資來說,要想方便又靠市中心的預售屋幾乎負擔不起。
離開雙北才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原PO表示若想要買更好的房子,離開新北到中南部也是個辦法,但是要在外縣市買房不確定性很高,例如工作、貸款資格等等,雖然其他縣市可以買到更好的房子,且薪資上來說也並不低,可是要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重新適應也挺辛苦。
買法拍屋…

買預售屋留意AB約!為什麼不要亂做假合約?
買一棟房子出現兩份契約,申貸時發現房屋總價比售價高,種種現象已表明,買家碰到傳說中的AB約,就是一般認識的假合約,可能是為了增加貸款金額,或炒作實價登錄上的成交價,雖然看起來好處多,但這些情況已違反刑法,買家擔心見光死,不敢積極爭取屋況、公設,對權利反造成損害。
AB約是什麼意思?
AB約是指房地產中的假合約,交易有2份不同合約,一份用來拉抬房屋總價的假合約,可以申報實價登錄和申辦房貸,另一份是私低下買家和建商簽署的真合約,合約上有真正成交價,並清楚寫下退款、折讓單,把過高的總價轉變為交易談好的售價,例如A約的房屋總價是1800萬元,申請房貸後錢匯入建商或買家帳戶,完成實價登錄,再根據B約繳納稅費,退回600萬元給買家,因此真正成交價其實是1200萬元。
為什麼消費者和建商做AB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