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房子壽命有多久?購買老屋先了解可以使用的期限,避免增加成本!
台北市房價高是眾所皆知的事,經濟基礎沒那麼寬裕的人,要買條件優良的新房子,簡直是難如登天,許多年輕的買房族乾脆另找途徑,改買比較便宜的中古屋,不但價格在可能負擔的範圍之內,坪數也比近來新蓋的大樓實在,剩餘下來的買房錢直接用在裝潢和整修上,把老屋重新翻修一下,也能擁有舒適的居住品質,節省預算上大有助益。
民眾持有房產時間長!清楚區分房屋壽命很重要
對於此種潮流的出現,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說明,現在民眾擁有同一間房子的時間逐漸拉長,住下來長達40、50年都很常見,再長一點都不是不可能,所以購屋不能只是單純考慮價格,還要把房子的壽命納入參考,至於建物的使用年限,可以分成物理耐用年限、社會耐用年限、政策折舊年限三項。
…

買房屋股票怎麼避險?如何看懂經濟週期?
許多人購買股票、房地產做為理財投資,最好的方式是當資產價格掉到低位時,用便宜的價格買進,上升到高位後再脫手賣掉,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經濟、房市位於什麼樣的循環週期中,善加運用熟悉的金融知識,配合週期決定投資方式,現在先依照順序查看出現的經濟事件,經濟仿佛一列行駛於圓形軌道上的火車,央行在火車頭的位置,每節車廂象徵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
經濟週期改變股票、房地產市場!
當經濟遭遇停滯不前,好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不久的狀況,眾多民生經濟活動中止,接著火車頭用力向前駛,往市場投入額外的流動性,直白的解釋,即是央行印大量的貨幣給銀行,並一起調降利率,幫助經濟盡早開始爬升,這就是經濟火車的第一節車廂,流動性並加上調降利率,市場受低利刺激,加上足夠的流動性,股市將逐漸脫離低點,第二節車廂跟著起跑,舉例來說,從2020年7月起的半年內,股市實實在在成長27%,原本為11621點,2021年1月初已漲到14723點,再過半年時間,加權指數繼續漲到17755點,漲幅達到21%,比起2020年7月初的情形,股市加權指數1年間已成長53%。
由於資金氾濫且貨物無法通關,2021年下半年後通貨膨脹的趨勢逐漸顯露,原物料成本迅速上漲,能源價格升高,同時股市衝上這個週期波段的高位…

小資族想買房卻老是下不了決心?幾個步驟破除選購房屋的心理盲點!
由於台灣房價每年逐漸高漲,買房在許多人眼裡看來,似乎已經成為相當難以實現的目標,領著固定薪水的上班族,職涯擁有突破性發展的機率少之又少,只能期待藉由步步晉升加薪,多存一點錢當作買房基金,除非出現中樂透等天降意外之財,不然買下一棟專屬於自己的房子,對小資族而言絕對是長期賽跑,因此適合提前規劃時程,不要再把希望僅僅寄託在薪資上,應該去尋找其他增加收入的方法,趕快完成購屋的夢想。
開拓其他收入來源…

美國房貸利率突破5%!房市走向衰退或繼續漲價?
美國房貸利率不斷攀高,30年固定房貸利率躍升到5%後,4月底又提高到5.11%,成為2010年4月後最高紀錄,未來仍有機會漲得更高,曾經擔任三縣房地產經紀人協會,且於南加州擁有十多年業內經驗的Charles…

美國聯準會升息兩碼 台灣將全面跟進? 建商將面臨更大考驗!
在3月份央行宣布升息1碼後,5月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再度升息2碼,因此不少房仲開始猜測,認為這次央行也會跟進升息的腳步,但應該不會一次升2碼,並且上次的升息已經造成房市降溫,若這次再升,房市可能更進一步趨緩。
Fed升息…

那些不能不知道的買房禁忌!有這些條件的房屋千萬不能亂買!
看房要反覆衡量各種條件,每個人心中想要的優先順序都不同,有些人注重地點和生活機能,有些人以預算為主,有些人希望格局好、採光佳,但是擁有某些比較差勁機能的房子,即使價格非常低廉,購屋族還是要小心注意不要買到,不然不只是居住品質不佳而已,等到不住轉手的時候,可能變成滯銷賣不出去,苦苦等待還找不到願意接手的買家。
一、不合宜的位置
不要選位置在高速公路、高架橋旁邊的房子,這類交流道每天有車子行駛經過,車流量相當驚人,大量的汽、機車將伴隨空氣汙染和噪音問題,生活在這種充滿不利因素的環境之下,容易影響居民的身心健康狀況,不是適合長期定居的地點。
還有家裡門口面對大馬路、街口,一般都說是路沖,在風水上則被認定是犯直衝煞,不但讓住戶有心理壓力,還無法聚集氣場,導致財運衰敗,連帶使夫妻感情失和,甚至發生重大意外災禍。
二、不要買的材質、格局
透明玻璃圍成四面牆壁的建築物,可以當作開放式的辦公室,但是不能作為一般住宅使用,否則將犯下瀉字訣,影響人的心思變得不安定,慌亂沒有主意,家人之間無法和睦相處,常常出現爭吵不止的情況,女性更容易外遇出軌。
在風水上圓代表動,方代表靜,因此店鋪、商家的形狀可以設計成圓形,意寓商業活動旺盛,生意興隆,至於適合靜止休息的住家,則應該保持方型的格局,作成圓形大大不利;大樓、獨棟住宅的房間缺角或呈現不規則形,是風水上的大忌,被視為不吉祥的象徵,有可能使事業運一路衰落,財富不斷流失,家庭成員發展不順遂,嚴重一點還會折損身體健康。
三、盡量住較高的樓層
除了預算和地點是必須考慮的項目之外,假如準備購買電梯大樓,一定會面臨決定住在哪個樓層的選擇,不同的高度將對採光、通風等條件,產生各有差異的影響,若是想要擁有相對較佳的居住水準,7、8樓是買家的理想選項,具備著許多其他樓層所不能企及的優點。
從通風方面來看,7、8樓的空氣品質更好,不像低層數會被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棄困擾,空氣易於流通,把室內的舊有氣流帶出去,為房間引進戶外的新鮮空氣;從採光方面來看,樓層太低會被周遭的建築物遮蔽,太高又會直面陽光的照射,7、8樓的光線不會太過強烈或太過微弱,正好維持在適中的程度;從視野方面來看,通常層數越高,可見的視野越廣闊,而到了7、8樓就已經有相當良好的景觀,住在太上面的樓層,到了夏天反而會非常炎熱;從噪音方面來看,低層數經常聽得見汽、機車的行駛聲,人群的喧鬧聲,各種吵雜的聲音不斷湧現,比較不利於住戶的身心安定,高層數則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些問題。
另外就是從心理的角度出發,樓層過於高聳,會使人浮現一種立足點容易動搖的感覺,造成內心特別壓抑不快,進而對孩童的健全發展引發負面效應,可能讓他們性格變得較為內向自閉,不喜愛外出活動,也不習慣和其他人接觸交流。
四、避免住到這些地方
…

預售屋與成屋價差超過7成! 北市房屋價差大 買什麼最划算?
台北市的房價讓人望塵莫及,不過沒想到在成屋與預售屋之間,竟然存在著巨大的價差!你猜,是成屋比較貴,還是預售屋比較貴?一般我們可能會覺得當然是買預售屋比較划算阿,不僅不需要一次準備大量的頭期款,還能在房子蓋好之前進行客製化的改動,重點是一旦預售屋建成後,肯定會有價格上的變化,所以買預售屋肯定比成屋來的低價。
買預售屋真的比較便宜嗎?
確實在其他縣市或許是正常現象,但是在台北市可不是這樣玩的!因為台北開發得早,素地難尋,加上消費者的預期心理,使得預售屋與成屋產生大價差,而且是預售屋比較貴喔!
根據實價登錄比較2021年台北市的21個行政區中,預售屋與成屋的價差,發現松山區竟然差了70%之多,其次就是中正區的44.7%、北投區的37.9%以及價差最低的信義區為12.9%。
為何在北市買預售屋比較貴?
…

12月房屋交易買氣下滑? 是政策有效還是房屋不夠賣?
去年房市非常熱,不知道新的一年房市走向如何,不過根據統計數字來看,去年12月房屋交易量明顯下降至少1成,除了因政府打炒房政策影響下,還有經過房市幾個月以來的熱銷,待售房屋減少,房屋不夠賣的情況出現,使得迎接新年的房市變得冷清不少。
政府在近期的房市不斷加重打炒房力道,因此房市降溫是具有一定效果的,其中對政策較為敏感的是買在中高總價的客群,因此抱持觀望者居多,再加上由於前期房市交易熱所導致的房價上漲過快,以至於目前出現了追價乏力的現象,這才讓去年12月的房市交易程度逐漸下降。
房市交易量明顯退步的縣市有哪些?
單看區域的話,房市交易量明顯退步的有新竹縣市、台南、高雄等,比起因為科技產業議題而助長的11月交易量,12月有明顯衰退的之趨勢,一方面除了政策的影響,還有因為房市的價格漲幅大,雖然買氣還在,但是大部分買家逐漸轉觀望狀態。而房市交易狀態較穩的則是新北市與台中市。
新的一年新氣象,去年全年房市熱絡,估算可能超過34萬棟的交易量,創下8年來的新高,不過政策的變動加上世界局勢不穩,通貨膨脹或緊縮猶未可知,因此買房仍須留意,不過目前有經濟能力且有購屋意願的民眾,還是能趁著現在低利的環境,考量自身需求購屋,不過未來會有升息風險,記得不要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
專家提出警告…

人口密度排名出爐 最擠區域在永和!
全台人口密度最高區域出爐,另外內政部也公布了前10大人口密度行政區,畢竟人口與房價息息相關,人口密度更是居住品質、生活機能的關鍵,所以如果你還在考慮住哪,人口密度也是值得研究的一項因素喔!
人口密度最高區域在新北
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顯示,人口密度最高區域在新北市永和區,每平方公里約有3.76萬人同時在線,就像是每條網路都被灌爆了,怪不得塞車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另外第二名也在新北,蘆洲區每平方公里塞了2.7萬人,也是人滿為患阿。
台灣人口密度前10大區域公開/每平方公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