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申訴新制!預售市場風暴延燒
金管會於2025年8月7日正式宣布,全台銀行必須設立「房貸申辦單一申訴窗口」。
專責處理首購、自住與已承諾核貸等三大類房貸爭議案件,
此舉源於近期多起不合理貸款爭議浮現,
包括強迫搭售保險、貸款成數遭刪減、延遲核貸等情形,造成購屋族權益受損。
目錄
金管會推單一申訴窗口
根據金管會統計,半年內即出現逾30起具爭議的房貸申請案例,
更傳出部分銀行有「壓下申訴」的潛在行為。
新制上路後,銀行公會與各銀行總行須同步設立專責窗口,
讓民眾申訴有門路,並確保處理機制與回覆進度公開透明。
三大類爭議納入保障
金管會此次改革涵蓋三大房貸爭議類型:
- 首次購屋的房貸申請
- 以自住為目的的貸款
- 已獲銀行承諾核貸的案件
民眾若遇疑似不當對待,可透過以下方式申訴:
- 銀行公會專線:02-8596-2345
- 金管會洽詢電話:02-8968-9665
- 銀行公會網站「購置住宅貸款資訊揭露專區」
預售市場資金壓力升高
除了貸款爭議,預售市場近期同樣暗潮洶湧,房價修正與利率上升,
使許多購買預售屋的民眾在交屋前面臨貸款不足、資金缺口無法補足的困境。
根據《平均地權條例》第 47 條,預售屋在完成第一次移轉登記前不得轉售,
雖可有效防堵炒作,但也讓真正有困難的買方缺乏自救管道,形成制度性風險。
建商回收機制引爭議
目前多數建商的合約條款規定,
若買方違約,建商可收取最高15%違約金並保有原屋銷售權,
實務案例顯示,即便買方願意降價轉售給自住型買家,
建商仍可能以「法律不允許」為由拒絕換約,只提供原價回收或收取違約金解約。
此制度讓建商得以在回收物件後,再以更高價格重新出售,
穩收違約金的同時維持市場價格,卻讓原買家承擔全部損失。
專家籲放寬「非投機讓渡」
房產專家呼籲,應針對「非投機性讓渡」建立例外審查制度,
例如確認買方因重大變故無法履約時,
可經主管機關核准進行合法讓渡,避免資金壓力直接演變為全額違約金損失。
消基會建議政府:
- 建立預售屋履約保障公開平台,揭露履約機制與查核紀錄。
- 設立法律援助窗口,協助合約審閱與解約協商。
- 推出購屋風險手冊與課程,讓消費者在購屋初期就了解貸款與契約風險。
解約量數據驚人
依實價登錄資料顯示,2025 年前五個月,
六都加新竹的預售屋解約量逼近 1,000 件,年增近 60%,主要集中在 桃園、台中、台南。
解約原因包括:
- 原購屋價格高於現行市價,轉售損失超過違約金,買方選擇認賠退出。
- 限貸令上路後,二戶貸款成數限縮至 50%,三戶僅 30%,資金缺口無法補足。
未來三年,全台將有近40萬戶預售屋交屋,若制度不及時修正,恐引發更大市場壓力。
購屋族自保之道
面對貸款與契約雙重風險,購屋族應在簽約與申辦貸款前,
做好完整財務評估並詳細閱讀合約條款。
若在貸款過程中遇到額度不足、利率不符或突發資金需求,應及時尋求專業協助。
宅立貸二胎房貸解困
宅立貸提醒:若因交屋資金不足、房貸額度遭刪減或需短期週轉,
二胎房貸是您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提供合法且免手續費的專業服務,
協助評估可貸額度與還款規劃,避免違約與資金斷鏈,為您爭取更多時間完成交屋。
房貸申訴新制的上路,為購屋族提供了更明確的權益保障,
但預售市場的制度與資金壓力仍需關注。
唯有在政策、建商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更平衡的機制,才能避免市場風險擴大,
購屋前的財務規劃與專業諮詢,將是您保護自身權益的第一步。
推薦閱讀:
- 預售屋轉售新制!最高可罰300萬
- 關於預售屋糾紛 你必須知道的防範要點!
- 履約保證選價金返還最好?預售屋蓋到一半建商倒閉怎麼辦?注意履約保證機制!
- 自備款不足趕買預售屋!簽訂合約小心哪些地雷?
- 預售屋的潛銷期是什麼意思?潛銷期買房有比較划算?
- 買預售屋留意AB約!為什麼不要亂做假合約?
- 小心!二胎房貸可能隱藏的陷阱?2025二胎房貸利率大解析!
- 台灣銀行有哪些首購房貸專案?2025最新購屋利率優惠!
- 【2025最新利率】二胎房貸利率飆升、撥款難度大增!你該怎麼辦?
- 未成年能申請印鑑證明嗎?沒印鑑證明也能辦房貸!「線上聲明」怎麼操作?
- 清償二胎房貸後 一定要塗銷抵押權嗎?他項權利證明書不見怎麼辦?塗銷注意事項
- 代償二胎房貸是什麼?代償民間轉銀行怎麼辦?你該知道的代償重點一次搞懂!
- 什麼是代償?代償應該找銀行還是民間貸款?循環卡債繳不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