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暴增帶動房市?貸款鬆動前兆
5月出口金額達517億美元,年增38%「創下歷史新高」,
乍看與房市無關,但實際上可能正悄悄引發一波「資金轉向」,
進而影響房貸審核與市場交易意願。
目錄
出口創新高影響房市?
專家指出,企業出口熱絡、結匯入台後,會使銀行體系資金水位提升,
當銀行錢多了,放款態度自然會轉向積極。
這對近期受限於貸款條件的購屋族來說,是一項潛在利多,
也可能是沉寂房市重回交易熱絡的第一步。
六都交易量跌破紀錄
2025年5月,全台六都建物買賣移轉僅17,196棟,年減36.1%,
更創下六都改制以來最差5月紀錄。
其中高雄市衰退最劇,年減56.6%;
台北市也不遑多讓,僅1,732棟,同樣創下同期新低。
整體市場明顯降溫,主因除了房價高、利率壓力,
更多來自「貸不到款」的技術性因素。
許多購屋者即便條件良好,
卻因銀行水位不足、新青安排隊過久等問題而無法完成交易。
新北台中逆勢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新北與台中兩市在5月呈現逆勢成長,
新北月增26.6%、台中月增5.7%。
原因主要來自交屋潮與重劃區的集中釋出,
像是新北土城單月移轉達1,176棟,創下區域同期新高。
這類低總價、明確題材的區域,在不確定市場中成為資金避風港,
但即使如此,兩市年減幅仍達雙位數,說明整體買氣依舊疲弱。
高總價產品買氣急凍
高資產族群近期購屋意願大減,是另一個房市降溫關鍵。
特別是台北市,在4月股市波動及國際經濟不確定下,
出現明顯買氣緊縮,高價產品交易量下滑,
顯示市場信心不足,即使資產充足,也選擇觀望,暫不進場。
專家表示,房市與股市的高度連動,
任何外部金融變動都可能迅速影響購屋決策,
現階段高資產族普遍態度保守,成屋市場回溫有限。
銀行放款態度轉變中
雖然目前利率仍處高檔,但銀行放貸政策已有放鬆跡象。
因出口升溫帶動結匯潮,使銀行體系的資金水位回升,
從原本「水滿拒件」到現在開始釋出部分額度。
目前觀察發現,部分銀行有望開始提高成數上限,
從原先的7成調整至75成,甚至8成,
意即原本需要準備500萬自備款,可能只需備350萬,
對自備款不足的首購族而言是一大利多。
成屋市場壓力升高
目前仍可見建商推案持續進行,但成屋市場的壓力正在浮現,
專家指出,部分區域屋主已開始鬆動價格,
尤其是屋齡較高、屋況不佳、位於蛋白區的房子,可能率先進入價格修正期。
儘管部分業者打出「讓利銷售」口號,
但價格實質下修的力道仍有限,依舊難以吸引買氣回流,
此外房屋交易流程冗長、貸款核准時間拉長,也成為市場冷卻的技術性因素之一。
市場進入觀察期
從出口熱、企業結匯、銀行資金回補,到放款態度鬆動,市場正進入一個潛在的轉折點。
儘管短期內不會出現劇烈反彈,但對買方與賣方而言,都應高度關注貸款條件是否開始放寬。
下半年仍須審慎因應
綜合來看,2025年下半年房市仍難以快速回暖,
預計將持續觀望,高價區與蛋白區仍為價格修正的主力區域,
但若出口熱潮持續並轉化為銀行放貸意願提升,市場交易有機會出現局部回穩。
對屋主而言,應積極布局、掌握窗口期;
對買方而言,則應精準觀察貸款條件變化,把握資金鬆動下的出手時機,
整體房市是否回升,最終仍取決於資金能否順利流動。
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