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房子裡把你悶壞了?待在家裡除了追劇我還能做什麼?
是時候重新開始審視我們現在的生活了。台灣身為防疫資優生,在各個國家封城、線上教學時,我們依舊過著疫情前的生活,只是差在隨時需要戴個口罩,但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防疫的意識逐漸退化,直到最近一個防疫破口,讓我們又再次回到那水深火熱的疫情當中。
如今的台北已經進入了第三級警戒,大家必須要好好待在家中,非必要的活動一律禁止,除非上班、上課,否則千萬不可隨意出門,在疫情期間好好待在家裡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目錄
疫情警戒分級規定?
北部達到了第三級警戒,那代表什麼?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張表告訴你!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三級) | (第四級) |
出現境外移入導致零星社區感染 | 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 | 單周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一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 | 14天內平均每日確診達100例以上,且一半以上找不到傳播鏈 |
大眾運輸、擁擠公共場所須全程配戴口罩。 | 未配戴口罩可予以開罰。 | 外出時全程配戴口罩,如若未配戴可予以開罰。 | 家戶內亦保持社交距離。 |
建議取消或延後非必要、有密切接觸之集會活動。 | 停辦室外500人、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 | 停止室外10人以上,室內5人以上之聚會。同住者不算。 | 停止所有聚會活動。 |
營業場所、公共場域執行實聯制、量體溫等防疫措施。 | 營業場所啟動人流管制,必要時強制關閉休閒娛樂公共場域。 | 僅保留必要性服務,其餘營業及公共場域關閉。 | 僅保留維生、秩序維持、醫療級公務服務;全面停班、停課。 |
針對群聚社區進行快速圍堵,民眾不得任意離開圍堵區。 | 實施區域性封鎖,管制人員進出,民眾在家不得外出。 |
一直待在家中會有哪些影響?
雖然目前尚未有大規模的爆發,但是我們不能等到第四級警戒發布了才意識到危險,因此現在即便並未限制出門,依舊要自我約束,不可隨意出門,但是在家裡悶,會悶壞的!既然現在世界上除了台灣之外的很多國家都依舊在封城當中,如果哪天我們真的也遇上了封城,應該要怎麼去適應突如其來的改變呢?
你會消極還是積極面對?
宅在家中確實會讓人煩悶,可能剛開始大家會有點小開心,認為可以不用再花這麼多時間去上班,能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做想做的事,但往往事實卻是在家追劇、網購、睡覺、打遊戲,實際上能夠增進自己的事務卻沒有多少,然後日子越過越無趣,因為遊戲打膩了、網購買多了、追劇也煩了,所以你開始跟家人分裂,由於長時間的相處導致各式各樣的家庭問題浮出水面,你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吵架……。
既然我們只能在家裡,你可以選擇消極,又或者選擇積極的面對!宅在家也能培養自己的興趣,例如把之前買來放到長灰塵的書拿出來閱讀,或是拿起那把已經快斷弦的吉他練習,再或者你可以開始研究基金、股票,學習理財投資。也許你的你防疫生活能過得更加精采。
宅在家裡可以做的事情?
既然已經出不去了,那何不在家找點樂子?你知道從過年到現在,家中的灰塵已經累積了快一公分厚了嗎?你知道廚房已經很久沒有開伙了嗎?雖然逐漸嚴重的疫情讓台灣人開始恐慌,但是我們只要老實待在家中就能避免疫情持續擴大,只是這段期間有些人可以在家線上工作,但有些是傳統產業的,例如賣便當、零售業,這樣的工作就無法線上作業,那在家要幹什麼呢?
1. 居家裝潢、打掃
將你的房子重新審視一番,細節、死角都不放過,來個大掃除或是大改造,將你已經看不慣很久的醜牆壁重新油漆一番,或許會讓你的心情煥然一新喔!
2. 下廚煮飯
是不是很久沒有展現出你的廚藝了!趁現在空閒可以研究一些需要花時間的菜色,上網研究一番,或是看點食譜,為生活增添點情趣,也能親手煮一桌燭光晚餐,為國家的未來增產報國。
3. 鍛鍊身材
平常上下班的通勤時間是不是讓你對運動的熱情消退,長時間的坐在家裡的沙發,不如起來動一動吧!做些在家裡就能簡單做到的運動,利用小空間也能飆汗的有氧運動,或是拿起健身環,開始你的大冒險,讓自己在家裡的這段時間變得更結實。
宅在家不能做的事情?
因為疫情會產生很多資訊,而你待在家中就會想隨時關注這些消息,可資訊不齊全、猜測、媒體誇大等,只會讓你越看越心慌,所以如果在家想要了解外部的資訊,建議不要到處亂看各種不明確的消息,例如:疑似、恐怕、將、初步研判等各種似是而非的話語,這些捕風捉影的消息要盡量避免吸收,只要專注於已經被證實的消息就好,不要讓自己陷入恐慌當中。
在這個艱困的時刻,大家應該遵守規定,別讓自己爆露於危險之中,或是把危險帶給身邊的人,因此待在家裡是最好的,你可以趁機沉澱、審視自己,待疫情趨緩之時,說不定你的人生將會有不一樣的觀點。
更多因新冠疫情衍伸的案例:
新冠疫情影響台股一日狂跌652點!鋼鐵、航運、紡織股無畏跌勢!
發表評論
想要加入討論?隨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