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貸款真的有效嗎?究竟是投資建設還是高利貸?
根據最新出爐的研究報告,中國提供給全世界眾多國家用來援助發展的資金,多出美國與其他大國的2倍,大多數是中國國有銀行使用高風險高息貸款的方式,借給其他國家資金,如此大額一帶一路貸款的借貸數量相當讓人驚訝,前不久中國還在拿外國的接濟,不過如今情況已經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威廉瑪麗學院AidData研究實驗室的研究資料表明,經過18年時間,中國對全世界共165個國家的13247個基礎設施項目發放了資金、貸款,總金額多達8430億美元。
大資金和中國雄心壯志推進的戰略有關,即中國國家總書記習近平所規劃的一帶一路,自從2013年之後,這個項目採取中國對於建造基礎設施,所擁有的知識和豐厚外匯,藉此打造全新的跨國貿易通道。
目錄
一帶一路寮國鐵路借款卻失去鉀礦收益
不過評論者逐漸擔心,中國的高息借貸所提供的這些援助,會讓全世界許多民眾毫無防備地欠下高額債務,對中國官員來說,這也是個全新的情報,AidData的研究人員花費4年時間,調查中國在全世界各地的貸款和支出情形,就他們所言,中國政府各部委會不時找上門,索要中國資金在海外運用的各種資料。
「我們經常聽到中國的政府官員說:你們是唯一的選擇!」AidData執行董事布拉德•帕克斯另外表示,「他們說:我們內部無法獲得這些數據。」中國和鄰近的寮國中間有一條彎曲的鐵路,被當作中國帳外貸款的一個正面範例。
過去十幾年,政客們始終不放棄打造某個連結,就是把內陸的中國西南部和東南亞互相進行串連,但不少工程師提出告誡,花費成本會非常高昂,鋪設軌道要越過險峻的高山,甚至建造十幾座橋梁、隧道,寮國是東南亞最窮困的地區之一,連一小部分的成本都無力承擔。
然後中國那些充滿雄心壯志的銀行家們現身,通過大量中國國有企業和一家中國國有貸款人的協助,造價高達59億美元的鐵路預計在12月正式營運,
寮國卻因此被迫向中國銀行借4.8億美元的貸款,好贊助一部份到手的股權,遼國少數幾個獲取收入的管道,卻成為代價,其中鉀鹼礦產的利潤會被拿來繳納這件高額借貸。
香港科技大學陳婉婧研究助理教授對新聞媒體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為部分股權提供的貸款,確實表明了中國政府推動該項目的緊迫性。」這條軌道的所有權絕大多數是中國掌控的集團所持有,不過依照不清晰的交易合約,最後必須由寮國政府背負所有的鐵路債務,因為這種有失公平的交易,國際債權人直接把寮國的信用評級調降到垃圾等級。
因為處於破產危機之中,2020年9月寮國將一項重大資產賣給中國,拿出部分能源網路換取6億美元的價格,藉此向中國債權人請求債務減免,這時候鐵路甚至都還沒開始正式運轉。
中國國有銀行投資的風險項目不只寮國鐵路一項
不過AidData指出,眾多低收入、中等收入國家融資的優先選項依然是中國,帕克斯說:「平均而言,中國的國際發展融資承諾每年約為850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每年花費約370億美元來支持全球發展。」AidData補充說,中國在融資領域的發展大幅領先其他國家,但北京完成這個目標的策略,明顯不同於一般做法。
中國放貸要求以國家收入抵債
以往西方國家讓非洲國家承擔債務,被認為罪行重大,然而中國的放款手段隔外不同,並非是以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形式來匯款或借貸投資建設,所有資金基本上是透過國家銀行辦理的方式放貸給對方。
這類貸款最終不會在政府債務的官方帳戶中明列出來,原因是因為中國國有銀行所完成的眾多交易,沒有提到任何中央政府機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沒有涵括這些交易,另外以保密條款遮掩起來,這些關起門來訂定的條款,或許會導致政府失去判斷力,無法了解產生的結果,根據AidData統計,未呈報的債務竟然多達3850億美元。
多件中國的國家發展借貸還趁機定下反常的抵押品條件,像是要求申貸人交出自然資源好換取現金借款,像這樣奇怪的案件數量不斷增加,比如中國和委內瑞拉進行交易時,表示委內瑞拉的申貸人必須把賣出石油的收益,匯入中國指定的銀行帳戶,當申貸人無法還債,債權人就能馬上領出存在帳戶內的資金。
「這真的是種賺錢之道,他們向借款人發出信號:我們是這裡的大老闆。」帕克斯說明:「他們的信息是:你將在償還其他人錢之前先償還我們,因為我們是唯一要求獲得這一珍貴財產的人。….這些都是非常貧窮的國家的收入,包含美元和歐元,鎖在一個由外國勢力控制的離岸帳戶中。」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安娜·格爾彭想找出,中國是否非常聰明這個疑問的解答,於是她在2021年初加入AidData的一個研究,對中國發展的借貸合約進行分析,「我認為我們的結論是,他們在這些合同中表現得很強,很成熟。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自己的利益。」格爾彭教授另外說明,國家是極難處置的申貸人,一旦他們不能順利還清債務,要他們讓渡港口這樣重要的權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一帶一路貸款中國有可能碰壁嗎?
未來中國或許將出現國際借款的競爭對手,2021年6月舉辦的G7峰會,美國和他的盟友七大工業國宣告核准一項支出計劃,來抵消中國的影響力,允諾將為全球基礎建設援助資金,投資項目能夠持續留存,不會影響財政和環境,不過計劃出現的時間或許為時已晚。
「我懷疑西方的舉措能否對中國的計劃產生很大的影響」美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財政部駐中國代表大衛·多拉爾表示,「這些新舉措不會有足夠的真金白銀來解決發展中世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需求。而且,與西方官方金融家的合作是官僚主義的,因此會有長期的拖延。」
與此同時,AidData通過研究了解到,一帶一路計劃本身也存在不少缺陷,對比中國其他項交易發展,該計劃更有機會和貪腐、勞工人權風波、環境議題扯上關係,一帶一路若是想要正常通行,必須優先擺平申貸人的顧慮,中國沒有其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