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的悲歌台灣房價!看似穩定的經濟背後所暗藏的玄機!
想買房?你問過自己的荷包了嗎?想在台北買房?你問過自己的胃了嗎?你要不吃不喝多久才能在台北買到房子啊?答案是16年!這比楊過等小龍女還要難啊!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最新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在去年第四季為略低等級,房價所得比為9.2倍,這代表全台民眾平均要9年以上不吃不喝不消費,才能買得起房子。而其中有12個縣市顯示出房價負擔能力下降,在六都之中台北的負擔能力為過低等級,房價所得比來到15.78倍,也就是說不吃、不喝、不消費要16年你才能買得起房啊!
至於新北、台中地區為偏低等級,房價所得比來到12.09倍以及10.02倍,也就是說都須要當10年以上的苦行僧你才能買房。
目錄
到底什麼原因造成房價不斷上漲?
除了大家熟知的人為炒房導致的房價上升之外,還有就是基本薪資的調漲,讓營建成本上升,且現在建築工人越來越難請,原物料漲不停,加上土地價格也在不停上升。雖說政府已經針對投資客炒房行為進行改革,利用政策來阻擋投機行為,而即將推出的房地合一稅2.0也逐漸成效,但是由於原物料上漲造成的營建成本增加卻無法阻止,因此想要房價下跌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政府政策非常有效,頂多能遏止房價上漲,卻無法使房價下跌。
年輕世代該如何面對?未來只會更加艱難?
房價易漲難跌,面對這樣的環境,連房租都跟著漲,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也都快租不起房子了,生活環境艱難,薪水卻停滯在20年前的標準,但房屋卻回不到20年前的價格,要年輕世代如何活下去?
而現在的年輕人還有一現象,就是即便房貸壓力非常大,但還是希望現在趕緊買房,因為深怕以後房價只會越來越高,門檻越來越高攀不起,因此便決定跳入火坑買了房。
什麼是「K型復甦」經濟?
台灣目前的經濟走向,正往K型復甦走去,所謂K型復甦最早來自於華爾街,在2008年時由克魯曼(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於紐約時報專欄提及。他提到美股不斷上漲,但市井小民的痛苦卻與日俱增,兩者越來越脫節,其代表的意思是指在同一經濟情況下,位於經濟頂端階層的人,因為金融產品的提升,而越來越富有,但位於底層努力靠著勞力生活的人,卻越來越痛苦。而K型指的是在上端為金融市場,例如科技股、產業龍頭、白領階級;而下端則是實體經濟,業就是會受到經濟景氣循環的中小型企業、藍領階級、傳統產業等。
以台灣目前的現況來看,正好就是往K型復甦的方向走,例如金融業以及科技業都越來越發達,但觀光業、飯店業,以及受薪階級的上班族們、服務業們,收入卻越來越不夠負擔現今的社會趨勢。而未來台灣的GDP上升是必然,而國民的平均所得也會上升,但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是大家的收入真的都有所成長,還是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假象呢?
GDP成長對年輕人來說是好還是壞?
雖然GDP成長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強盛,國民的平均收入上升,或許在數據看來確實提升了整體人民的經濟及生活,但GDP上漲同時也代表著房價跟著漲,但由數據顯示出的收入提升,真的是這麼回事嗎?我們還必須去看貧富差距,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越大,但GDP卻年連升高的話,代表有錢人正朝著更有錢的方向邁進,但位於勞力階層的人們卻只能看著高漲的物價、房價而感到無力,生活的痛苦指數越高。因此從這點來看,以後買房只會越來越傾向於有錢人的世界,而買不起房的,卻是依舊在底層打拼的年輕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