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空屋率可能增加?單身族成未來主流 每戶人口減少!
從內政部月報統計數據來看,2022年1月每戶平均人口數量只剩2.59人,為有史以來最低,再看人口普查資料,由於疫情期間封鎖國境,出入境較難,2020年所有戶籍人口2357萬中,住在海外的人有65.7萬,比例多達2.8%,專家表示如果狀況沒有改變,父母加上未婚子女家戶比例以後可能被單人家戶超過,發生黃金交叉,單身族很可能變成社會上其中一個主要族群。
目錄
台灣每戶人口數下滑多少?
造成每戶人口減少的因素,有人口數下滑、單身戶成長、分戶等,觀察統計資料,台灣1991年每戶平均是3.94人,2009年剩下不到3人,每坪平均2.96人,2021年還勉強維持每戶平均2.6人,到了2022年1月創下新低,平均每戶只有2.59人,跌落2.6人關卡。
以六都而言,台北市每戶人口最少,只有2.39人,其次是高雄市每戶2.43人,新北市每戶2.47人,台南市每戶2.62人,桃園市每戶2.63人,台中市每戶2.76人,地區都市化程度越高,每戶平均人數下降更顯著。
疫情讓更多人留在海外
從人口普查資料來看,居住海外而戶籍設國內的人,100人中就有2.8人,台北市政府表示,因為疫情卡住,這2年逗留海外的人數上升到4萬人,這些人的戶籍轉移,也讓人口數下滑,台北市人口可能年內剩不到250萬人。
單身戶將成為居住首要型態?
都市化大幅改變家庭型態,夫妻加上小孩的家庭組成,取代傳統的大家庭人口,同時單人家戶數量不斷往上攀升,分析每10年進行一次的人口普查變化,以往的3次普查,父母與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每10年就下滑5%,相反的單人家戶增多,相比20年前多出5.5%,這樣發展下去,父母與未婚子女家戶或許會被單人家戶超過,未來10年內出現黃金交叉。
每戶平均人口數降低,將讓居住型態完全不同,像是坪數不斷縮水,同時對生活品質的期望越來越高,此外捷運等便利交通建設,會引導人口朝郊區移動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