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宮廟貸款

拜土地公需要準拜什麼?有什麼拜土地公的眉角需要知道?你真的有拜對嗎?
0 評論
/
台灣廟宇眾多,想當然祭拜的神祉也不少,不過最與人們息息相關,總充斥在人們生活中的,就是土地公。家家戶戶以及各個商家,每到初一、十五,初二、十六,都會到最近的土地公廟,或是擺張桌子在門口,誠心向土地公祈求保佑,但是各位知道拜土地公的正確方法嗎?
土地公的由來是什麼?
大家一直在拜的土地公,你們知道土地公的由來嗎?其實土地公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由來,自古以來,人們就有祭拜土地神的活動,在土字旁加個「礻」成了社字,因此土地公也有「社神」之稱。至於有關土地公的故事,大多都是民間流傳、眾說紛紜,因此可參考性不高,但在許多民間信仰中,每個地方的土地神都不同,且任職時間也不一樣,甚至有一說法:有徳之人死後,被玉皇大帝封為土地神一說。
為什麼拜土地公這麼重要?
除了一般我們稱之為土地公外,「福德正神」也是他的名字,不論在鄉間、都市住宅、家中居家風水、商號,我們總能輕易的看見祂的身影,他就是一方土地的保護神,掌管著財運、事業、學業等,並保佑著居民住家的出入平安。而因為土地公又稱為財神,對於公司行號更是重視拜土地公。
拜土地公需要準備什麼?
環保金紙:
大部分如果要拜土地公,可以向店家告知,基本上都有配好的給你,或是直接到廟裡買,也有現成的土地公金紙。而通常會使用三色金(壽金、刈金、福金或土地公金),或五色金(天金、壽金、刈金、中金、福金)
水果:
如何挑水果也是一項學問,除了要盡量挑無籽的,還要有好的寓意,且要注意,不論拜什麼,水果一定要挑「單數」,因為在易經中單數為陽,雙數陰。忌諱:芭樂、釋迦、番茄,因為多籽,會由人體排泄出去,稱之不潔!宜準備:香蕉、鳳梨、蘋果、橘子、切好的西瓜等。
糖果、餅乾:
一般零食皆可拜,因此可選擇自己喜歡的買,而若要拜飲料,可以選擇仙草蜜這類,不過土地公也有自己愛吃的,例如花生(長壽、好事發生)、麻糬(將錢財黏住)、酒(長長久久)。
參拜土地正神的時間與日期?
一般住戶都會在每月農曆初一、十五的時候拜,而公司行號則是初二、十六,但除了這些日子外,還有哪些時候需要祭拜土地公?其實不論何時都可以去拜,因為土地公喜歡常去看他的人,因此不論大小節日、平日,皆可到宮廟裡走走。
除了一般日子,還有重要的兩個時日一定要拜,也就是農曆年初與年尾的「作牙」。農曆2月2日是土地公的生日,也是所為的「頭牙」,這天是超級納財日,所以一定要記得拜這天,最好還要準備三牲、四果,保佑一整年順利。再來就是農曆12月16日,這天就是我們俗稱的「尾牙」,俗話說:「頭牙沒作,尾牙空,尾牙若擱再沒作,就不親像人」,意思是若沒有拜頭牙的話,到了尾牙可是會財庫空喔!
拜土地公需要遵守什麼流程?
…

借貸歷史一覽! 古人貸款年息100%竟是正常?
借貸的歷史淵遠流長,古人貸款最早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時期,且直到現在有關借貸的歷史沿革還在不斷推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從歷史來研究,我們不看那些政治鬥爭、文人墨客,單看與我們最貼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哪個不需要用到錢啊!
那古代的人們沒有錢,是去跟誰借的呢?還有古代也收利息嗎?他們收的利息費用是多少呢?
最早的借貸故事-大禹治水
先不論這故事的真實性,不過若真是如此,那麼借錢的歷史可以說是已經有5000年歷史了。在夏商周那個時期,當時因為水患,百姓們生活苦不堪言,對於那些災害較嚴重的家庭,不得已只好將家中的兒女賣給有錢人來換糧食,而當時治水有功的大禹為了解救這些老百姓,選擇鑄造銅錢給這些缺錢的人,幫他們把兒女贖回家。
雖然大禹並未打算將錢財要回,也並未收取任何利息,但這樣將錢財給予他人,達成某個目的的行為,就被稱做借。但我還挺好奇的,像大禹這樣胡亂鑄幣,不會導致通膨嗎?
借貸之始-動盪的春秋戰國
最早出現借貸收息的行為,可以追溯至西周,《周禮》:「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國服為之息。」不過在當時主流還是以「以物易物」為主,大多為穀物,通常期限一年,且還款要還2倍。也就是說借了1斗米,一年後要還2斗。
在戰國時期有位有名的高利貸專家孟嘗君,當時的他喜好養門客,求才若渴、來者不拒,但是門客3000人,要如何養得起?當然就得靠放貸了。
據說當時孟嘗君在自己的封地上放貸賺取利息,即使遇上農民歉收的時候,也還是有十萬錢的利息可收,可見其放貸額度之大。
農假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