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國房貸利率突破5%!房市走向衰退或繼續漲價?
美國房貸利率不斷攀高,30年固定房貸利率躍升到5%後,4月底又提高到5.11%,成為2010年4月後最高紀錄,未來仍有機會漲得更高,曾經擔任三縣房地產經紀人協會,且於南加州擁有十多年業內經驗的Charles…

美國聯準會升息兩碼 台灣將全面跟進? 建商將面臨更大考驗!
在3月份央行宣布升息1碼後,5月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再度升息2碼,因此不少房仲開始猜測,認為這次央行也會跟進升息的腳步,但應該不會一次升2碼,並且上次的升息已經造成房市降溫,若這次再升,房市可能更進一步趨緩。
Fed升息…

重新探討2008年次貸危機如何造成金融風暴?
你是否還記得2008年的金融風暴?造成台灣股市不斷下跌,許多人面臨破產、失業等負面影響,金融海嘯、金融風暴,這些都是來自於次貸危機所造成的可怕後果,於是人們給這次的危機形容為大規模災難,如海嘯般影響世界,如狂風般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傾巢而出。
金融風暴的始末-信用是一切的元兇
2008年爆發金融風暴始於國際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倒閉開始,但會發生事情的隱患還得回朔到21世紀初期年這段期間,當時的美國房市正處於一種畸形成長的狀態……。
21世紀初,美國的房市正在不斷成長,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房價持續走高,不過房市的熱潮卻敵不過銀行的嚴格,畢竟銀行不願放款給信用有瑕疵的客戶,因此信用不佳便無法買房,不過商人總是能看見商機。
由於房市過熱,想買房的人卻因為信用問題而無法貸款,從此衍生出了「次級房貸」機構,也就是專門提供給信用不佳的人的房貸方案,這樣導致那些可能無法還款的民眾也能貸款買房,這也為之後的房市形成了一股強而有力的推勁,而這些劣質的貸款戶該怎麼辦?如果一間公司都將資金流向高風險的借貸業務中,難道不會害怕倒閉嗎?
劣質產品包裝成高級精品-道德與誠信的導火線
這些來自於信用瑕疵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被組合成MBS,也就是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成為了金融衍生產品,並打包後出售給投資客以及其他的金融機構,然而負責幫債券評級的機構,卻將這些劣質產品評估為AAA級,也就是高等級的優良產品,這讓買家也以為這是低風險的投資標的,然而時間只會證明這些問題將越演越烈。
雷曼兄弟的破產之路-泡沫化經濟下的犧牲者
你知道嗎?倒閉的雷曼兄弟公司就是打造次級房貸證券的債券公司,他們在2003年開始便陸續收購5家抵押貸款機構,其中就包括了次級貸款機構BNC…

蠟筆小新連載32年 野原廣志的房貸終於還清了!
連載超過30年,日本知名動畫《蠟筆小新》於1990年開始連載,是日本漫畫家臼井儀人所著,並於1992年在SHIN-EI映畫公司製作電視動畫,一播出便受到大眾喜愛,不論小孩或大人,都能因為野原一家的幽默、搞笑互動而捧腹大笑,加上小新調皮、獨特的個性,使這部動畫播出30年依舊風頭不減。
(圖/翻攝自台視蠟筆小新臉書)
而近日有網友發現,在《蠟筆小新》中非常認真、辛苦的野原廣志,終於在今年繳完房貸,終於脫離32年房貸,晉升真正的有房一族,且還是位於東京的獨棟透天,可見財力非同一般。
野原廣志:還有32年房貸還沒付耶!
於1990年開始連載,至今2022年走過32個年頭,動畫《蠟筆小新》裡面的爸爸,野原廣志終於將他的32年房貸給繳清了,不少網友表示感動,並讚嘆廣志是「男人的榜樣」、「最認真的男人」等,不過另有網友發現,野原一家曾遇上過火災,再經歷過重建後,應該還有10年才會付清,因此嚴格來算,至少要到2038年,不過這些也只是網友們的搞怪回應,畢竟動畫中永遠5歲的小新,廣志的房貸應該永遠都卡在32年吧!
原來小新一家是有錢人
之前就有網友針對野原一家進行財力分析,並針對野原廣志的職業、收入進行深入討論,發現廣志不僅畢業於日本知名早稻田大學,更在35歲就有房、有車、有妻、有兩個孩子,並且在動畫中不乏看見全家出遊的場景,電影版更是經常出國,且還有網友發現美冴的梳妝打扮經常出現知名品牌,如Burberry的襯衫、Gucci的套裝、LV的包包等,雖然經常聽她表示入不敷出,但小新的家坐落在東京春日部市郊離車站僅步行10分鐘路程的位置,不難看出野原廣志真的很有能力。
蠟筆小新家…

國際房價快速上漲!信用管制真的有效嗎? 是打炒房還是拉大貧富差距?
國際房價上漲劇烈,各國皆祭出不同的打炒房政策來抑制房價,打房壓力遽增,卻無法馬上見效,然而在利率無法隨意更動的情況下,政府也無法利用調高利率方式降低民眾的購屋意願,畢竟因疫情造成的全球景氣低迷,調高利率並非一件好事。
那麼既然無法更動利率,那就針對房貸政策著手,不過一旦政策不良,將可能無法有效的抑制房價,甚至還會讓整個社會的居住正義受到挑戰。
升息可以有效抑制房價…

內政部提供數據卻未說明定義!到底什麼是購屋機會指數呢?
0 評論
/
每一季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皆會公布最新的房價負擔能力調查報告,不過卻在2021第一季最新的報告中發現久違的「購屋機會指數」及「住宅可負擔指數」,這兩個指數過去曾經出現在2015年的報告中,不過卻並未持續。
一般我們在公布的報告中會看到「房貸負擔率」、「房價所得比」兩項指標,其中房貸負擔率指的是「中位數收入的住戶負擔房貸的本利攤還金額,每月占了收入的比例多寡,如果比例越大,代表可負擔能力越低。」房價所得比指的是「一戶中位數住宅對於中位數家戶一年可支配所得之比值。」簡單來說就是要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買房的概念。
什麼叫做購屋機會指數(HOI)?
這項指數源自於美國,是參考了美國房屋建築商協會(NAHB)的計算方式,是利用市場上的房屋進行計算。主要目的是計算市場上佔有有多少比例的房屋,其中每月應負擔的金額(※註),落在中位數收入住戶的30%以內。這其實就跟房屋負擔率差不多,只是此指數呈現的主要是一個中位數收入的住戶,可以買得起市場上多少比例的房屋,也就是想買到房屋,你有多少機會的概念。
※每月應負擔金額包括:本金、利息、稅金、保險費用等,並以30年攤還計算)
至於住宅可負擔指數其實就跟房價所得比差不多,一樣源自美國,是參考不動產仲介業協會(NAR)的計算方式。
雖然內政部公布了此兩項數據,卻未在報告中說明兩種指數的計算方式及用途,甚至連定義、資料來源等皆未列出,建議應該長期且持續地進行統計,並且將相關數據及計算方式揭露,才能更完整的有助於房市活動及議題分析。
購屋機會指數在哪個範圍才算合理?
專家指出合理的購屋機會指數應當在50%以上,然而在台灣六都之中卻只有桃園在合理範圍之內,其他縣市都屬機會偏低。若與房貸負擔率來比較,負擔率越低,機會指數越高。
然而在第一季的購屋機會指數,六都表現不佳,台北市僅有13.77%左右、新北市約19.04%、桃園市為50.09%、台中市31.70%、台南市46.80%、高雄市49.15%,也就是說只有桃園市擁有合理的購屋機會。
而房貸負擔率的部分,最新一季六都顯示,台北市62.17%、新北市49.01%、桃園市29.95%、台中市40.63%、台南市31.12%、高雄市30.40%。台北房貸負擔能力過低,新北、台中為偏低等級,台南、高雄為略低等級,僅桃園在可合理負擔範圍。至於其他縣市皆在略低、偏低等級,也就是30%-40%之間。
相關房市時事新聞新知:
民眾辦理房貸碰到保單推銷!小心兩大不實手法損害權益!
什麼叫做保單貸款?…

疫情之下全球都市房價一起大漲!普遍低利率帶動買房風潮!
/
近1、2年來台灣熱錢湧動,不斷流進房市裡面,導致房價就像坐上雲霄飛車一樣,呈現快速上漲的趨勢,然而不只是台灣房地產漲勢兇猛,全世界範圍之內看過去,都會區的價格也出現一起應聲上漲的情況,發達國家更有特別明顯的成長,例如美國、德國、英國的房價,至少成長大約一成的幅度,而長久以來一直深耕日本房市的仲介,經過比較都會區與郊區的行情後,發現不但價位不同,購屋族群差別同樣巨大。
購地與營造成本墊高台灣房價
隨著新建案不停推陳出新,台灣房價也同步推高,台北南港的指標性建案世界明珠,還在興建當中,然而已經大略展示出5、6層樓的建物模樣,樓層不斷加高的同時,附近的房價水準也在提升。
台灣的經濟成長力道穩定,加上建材需求與地價等因素,營造成本逐漸增加,促成新屋的單價不停站上新高點,以南港區的預售屋為例,去年第一季的每坪單價,大約只有82.萬元,但是經過一年的時間,價格增長有感,今年初隨即衝上了93.8萬元,兩方比較之下,上漲幅度至少14%,每坪增加了快要12萬元,假如從全台的預售屋的表現來看,第一名是台中龍井,第二名是台中西屯,第三名是新竹新埔,前兩名的成長幅度更是逼近四成左右,後面的第四、五名分別是台中北屯、台北中山,南港其實只能到排第六名。
不只蛋黃區的精華地段看漲,就連靠近郊區的蛋白區也不落人後,紛紛出現過去不曾有的漲幅,根據專人的分析,一個是原物料供不應求,反映在成本上,二是地價的漲幅也創下新高,需要花更多的錢購地,兩者相加起來,促成房價居高不下,原本單價只有10、20多萬元的地方,用堆高的建造成本下去算,馬上每坪多出2-3萬元的成本,結果就是漲幅變得相當顯著,最後由買家自行吸收。
日本富裕階層搶買房置產
台灣房價高不是多新鮮的事,然而這波上漲,卻正在全球同步發生,成為一種跨國的現象,像日本去年疫情剛爆發的時候,第二季的價位是往下調做修正的,下修的幅度大概在3%附近,現在卻出現了的情截然不同的狀況,原本下修的價格又被拉升回來,在尚未修正的價格之上增加了3%,可說是非常明顯的反彈。
這樣一跌一升之間,總共多出6%,在房市行情長期保持平穩的日本,價格短時間內出現劇烈波動,是一件相當少見的事,舉出東京市區為例,去年4月以後的下半年,房屋每平方公尺價格的上漲幅度最少有10%,創下過去5年來的新紀錄,足足成長了2倍。
看準的房地產價值大增的契機,日本的富裕人士開始積極進場,這些群體的年收入起碼超過日幣1000萬元,不論是要自住還是投資,或是舊屋換新屋,這段時間之內,投入購屋行列的人數非常多,
但來到比較沒那麼優渥的族群身上,他們的年收入沒有超過300萬元,卻出現相反的行動,不買屋而是著手賣屋,稱鄉差距在日本的房市上,也有著鮮明的反映,市區漲個不停,鄉下地區則是往下跌落。
低利率讓美國民眾願意申貸
《經濟學人》持續追蹤25個富裕國家,觀察到過去一年以來,全球房價漲幅平均高達5%,例如美國上漲11%,英國上漲8%,德國上漲9%,比較特別的是,德國重要都市的周邊地區,漲幅意外高達11%,英國倫敦、澳洲雪梨、美國曼哈頓也有類似現象,郊區房價增長,市區的租金卻下跌。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率降到低點,出現肺炎疫情之前,美國央行已經下修好幾次,現在平均利率只剩下將近3%,這是15年來新低的數字,房貸利率低廉成為引發購屋的誘因,加快整體房屋的賣出速度,僅僅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就銷售掉四分之一的房屋,此外美國建造房屋的次數,並沒有像台灣那麼頻繁,供給量較少也是原因之一。
不只有美國,其他國家的利率同樣在低位徘徊,吸引民眾搶著投入房產,根據統計,今年2月台灣的不動產貸款年增率,一口氣超過10%,立法院法制局特地提出建議,有些申貸人透過借取銀行的資金,進行養地、囤房等行動,央行應該重新審視低利政策,長久以來對房價與房市所造成的改變。
疫情反而助長房市買氣
全部分析下來,低利率只是其中一個成因,假如房市依然保持熱門買氣,加上購地、營造成本不停走高,未來2-3年價格不但不可能下跌,還會繼續強勁成長,升息表示經濟面向好,具有強健的成長潛力,台灣曾經實行過好幾次升息循環,當時的房價也是飛漲,因此不只關連到利率而已,另一方面則是表現出經濟狀況。
另一個原因則是新冠疫情所導致的封城,民眾外出消費的機會變小,無法消耗掉手邊的現金,一直累積增加,最後便可能流向房地產,美國這次房價上漲,部分原因跟台灣一樣,是原本持有房產的民眾,持續進場購屋拉抬造成,從今年2月的統計數字來看,美國新申請的房貸案件,其中高達14%是第2次購屋的買家,比去年4月增加了一倍的趴數。
相關房市時事新聞新知:
民眾辦理房貸碰到保單推銷!小心兩大不實手法損害權益!
什麼叫做保單貸款?…

主要購屋房貸年齡已由7年級生接手!房價高漲!每10年平均購屋年齡就要退縮5歲?
/
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房市,房貸數量的年齡族群最多的落在35-40歲之間,也就是為房市貢獻最多的區間,身為7年級,如今房屋的市場已轉移到他們手中,但與6年級生相比之下,當年的房市主力年齡落在30-35歲之間,這顯示了什麼?代表隨著時代變遷,環境在改變、經濟在變動,7年級生要比前人多努力5年才能買到房屋,且背債壓力更大,生活更拮据。
同時聯徵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在第一季申辦房貸的7年級生,平均的房屋購買總價是1,066萬元,貸款成數8成,平均購置坪數為43.6坪,第二多的購買力族群落在6年級生,平均購置的房價大於7年級生,來到1,111萬元。
房價、還款、壓力到底我有多少背債能力?
既然已經知道了7年級生的平均房價總價多寡,那麼以自備款需要總價的25%去計算的話,購屋門檻至少就需要250萬以上。如果想要降低每月還款金額,而去拉長還款期限的話,那麼以30年房貸計算,利率1.4%,採本利攤還,不算寬限期的話,一間1,000萬的房屋,貸款8成,每月還款至少需要30,000元,這樣月薪至少要9萬以上才能無壓力負擔。(根據負債不得超過月薪的1/3為準)
與過去10年相較之下,房屋購買總價多了260萬元,但利率卻比之前低了0.45個百分點,加上晚婚、房價上漲,因此購屋的年齡層明顯上升,另外房屋型態也有所變化,以前多以透天厝、大家庭為主要居住型態,但隨著現代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房屋不再要求多大,而是更注重生活機能,因此流行起小戶型的大樓,可以接收包裹及不需追垃圾車等方便性,更能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小坪數對小資族來說,不僅可以降低總價,若加上目前房貸低利的影響下,申請房貸的總額不僅連年增加,就連環款期限也跟著拉長了不少,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年之間的申請房貸期數增加了51個月。
提醒你拉長貸款成數並非最正確的做法!
建議應當將每月房貸還款金額控制在收入的1/3以內,如果是雙薪家庭,10萬元的收入就是將每月還款控制在3.5萬元以內為佳,因此有些人可能為了要買到更好的房屋,或是降低還款壓力,選擇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還款,可這樣真的好嗎?
這邊提醒各位首購族,如果想要買房,一定要評估自身條件後,再做決定!例如工作的穩定度,每個月有多少收入,自備款是否足夠等,最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房貸方案。
拉長房貸期限並非是件壞事,不過如果你不想增加購屋成本的話,唯有盡早還清債務,才能省下更多利息費用,一旦你拉長還款期限,你將需要付出的利息費用絕對會跌破你眼鏡。舉例來說20年房貸與30年房貸,若一樣以上述的1,000萬元房屋為例,那麼差了10年,利率至少差63萬元,你想這63萬可以做多少事啊!
相關房市時事新聞新知:
928檔期購屋炙手可熱!房貸優惠活動接連出場!
想要取得貸款利率…

香港施打疫苗抽現金、房產、特斯拉!各國衝接種率,紛紛送出優渥獎品!
/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以來,各個國家無不深受其害,整個社會的運作停擺,每天的損失難以估計,為了早日擺脫疫情釀成的災禍,政府紛紛搶著買進疫苗,催促國民施打,提高接種率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難題,許多國家推出五花八門的獎勵措施,設法提高民眾打疫苗的意願,不只是刮刮樂抽獎金,更有送特斯拉、免費喝啤酒等,期望吸引民眾踴躍接種。
香港商界送房子、車子和iPhone
因為擔心副作用的關係,香港打疫苗的人數一直無法提高,750萬人的接種率只有15.1%,港府之前發起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運動,現在則採取和企業合作的方式,送出各種豐厚獎賞,鼓勵人民自動去預約注射,所有企業、團體提供的獎品價值,加起來已經超過台幣42.9億元。
有不少公司投入獎勵措施,包含李嘉誠旗下的基金會、長江集團,給出金額高達台幣7232萬元的抽獎禮券,不動產公司也送出相當吸引眼球的獎品,比如
恆基兆業送金條、新宏基地送iPhone、新世界發展給予低收入戶台幣3577萬元的補貼等,嘉民集團舉行抽獎活動,提供超過台幣357.7萬元的獎金,抽到就送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