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房屋淹水

房屋漏水怎麼處理? 到底為什麼會漏水? 頂樓戶漏水是常態?
0 評論
/
最近梅雨季節終於來了!連續幾天的大雨讓岌岌可危的水情有了轉機,中南部居民終於可以緩解缺水之苦,不過這場雨下得是又急又大,許多戶人家都還沒準備好,這雨就傾落而下,滂沱大雨使得淹水、漏水問題一次出現,趁著颱風還沒到,房屋漏水問題必須趁早解決,但要如何改善漏水呢?首先我們先來探討為何房屋會漏水。
房屋漏水的原因有哪些?
根據中華民國營建防水技術協進會等其他機構調查發現,原來台灣有將近9成的建築長期受到漏水的困擾,而這9成的比例當中,僅有漏水嚴重程度的差異。難道台灣人就只配住在漏水屋嗎?其他國家難道就沒有這樣的問題產生?
以日本為例,他們房屋的漏水比例一般低於5%,且他們對於漏水的定義更為嚴格,只要牆壁有些許變色就會被認為漏水,那反觀台灣呢?為何漏水率這麼高?
因為其他國家的防水保固將近10年或以上,反觀台灣只有1-2年,且沒有一個統一的防水標準,大多都是建築師傅們傳承下來的防水技巧,並無完善的規劃,因此大多建商存著僥倖的心態,只要能撐過2年保固,之後的漏水問題就交給住戶自行處理,這才讓台灣的防水如此無力。
那麼漏水的原因不外乎因為建築結構不良,像是防水工程未完善、房屋傾斜、地基不平、屋頂與牆面的縫隙漏水等,由其屋齡高的建築因為混凝土乾縮、建材老舊等,多多少少都會有裂縫產生,因此購買中古屋的人建議先準備好一筆補漏預算。
住在頂樓房就一定會漏水嗎?
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很多人想買視野好的高樓層,但是又擔心住在頂樓久了會有漏水問題,因此遲遲不敢下手買,或是退而求其次選擇犧牲視野買低樓層的,就有網友在網路上PO文表示,最近在看房,打算買間大樓公寓,但是一間是23年的電梯大樓頂樓房,一間則是近40年的老公寓4樓沒電梯,網友擔心頂樓房會有漏水問題,所以想詢問網友到底該買哪間比較好。而其他網友分兩派,一部分認為老公寓雖然沒電梯,但是頂樓房不僅擔心漏水,又有日曬問題,因此建議買價格較便宜的老公寓,但另一派網友則覺得有電梯的大樓比較保值。
不過專家出來解釋了,其實目前屋齡在20年左右的房屋,基本上防水都做得不錯,且屋頂也多少有隔熱、防水的措施,因此比起買沒有電梯的舊公寓,不如買視野好的年輕電梯大樓。根據專家說法,現在的建築除非是非典型的施工失誤,不然基本上不會有漏水的問題,且建材的選用也早已和以往的不同,反倒是老舊公寓,可能不管住在哪一樓,都會因為管線老舊而產生漏水問題,即便避掉了頂樓可能的漏水危機,迎來的是更昂貴的修補費用也不一定。
房屋漏水該如何解決?…

買房時你會在意什麼?房屋淹水問題你想過嗎?海平面上升不是危言聳聽!
/
買房的時候大家應該注意些什麼?避開嫌惡設施、防震、座落位置、風水等,那你有想過淹水嗎?好像很少聽到有人買房時會注意淹水問題,但是你知道嗎?我們的地球不知道再過幾年,就會變成汪洋一片,陸地逐漸減少,因為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已經讓度假勝地馬爾地夫處在即將被淹沒的處境,而台灣身為全面環海的島國,豈能全身而退!
淹水問題真的很重要嗎?
2020年綠色和平組織發布了研究報告,其中警告台灣如果不趕緊實施減碳,2050年很有可能西半部的沿海城市都會消失,所以現在如果買房不考慮氣候問題,恐怕耐用年限50年的房屋,30年後就被淹沒了!
現在人們對於淹水這麼無感,主要因為除非大雨或是颱風天,一些低漥地區才會遇上淹水的問題,而通常淹水也很快就消散了,現在每個地區都有規劃不錯的排水設施,因此淹水成為人們忽略的問題,買房時自然不會去在意,而且大樓不停蓋,基本上會遇到淹水的1、2樓都是公設居多,人們自然更不會去在意。
海平面上升會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海平面上升,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六都,尤其台北市屬於盆地地形,首當其衝的會是海線,如新北市淡水、蘆洲、三重,再來便是精華區域成為汪洋一片,不只台北車站,總統府也在名單之內,雙北市將會在這波海平面上升中,成為台灣重災區,影響的面積高達544.5萬坪,將會影響100萬以上人口。
影響嚴重的還有台中市西半部沿海地區,例如龍井、清水,以及梧棲區將會整個被淹沒,以後就再也沒有高美溼地的夕陽可以看了,甚至連台中港的三井Outlet也無法倖免,不過台中市區因有大肚山的阻隔,將不受到氣候影響。但是近幾年來房市熱區清水及梧棲都有大型建案不停開發,想到萬一極端氣候襲來,你買的那些房屋都付之一炬,建商卻依然不在乎的持續開發,大舉買地、推案,民眾也都無感,依然開心買房、居住。
要說台灣西半部影響最小的區域就屬桃園,因為桃園地勢較高,因此只有海岸線的城市會受到衝擊,且這些地方都不在人口稠密區域,也不是建案首推地區,因此在六都之中相較安全些。
以為輪不到你就輕忽嗎?
或許依照研究報告來看,海平面上升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南北極冰原冰棚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融化,可怕的冰山掉落景象正在不停發生,如果我們不從現在就開始節能減碳,說不定研究報告所指的30年時間將會縮短。不管在我們有生之年會不會遇上,都應該為我們的後代子孫留下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停與自然爭地的人類,終究會受到大自然的反撲,未來的景象恐怕是一片汪洋。
相關居家房屋、時事新聞新知:
房屋風水有一套…

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多處淹水! 台中淹水受災戶可享房屋稅減免!
/
颱風盧碧沿著台灣海峽前進,在外圍環流挾帶西南氣流的影響下,將對中南部帶來激烈降雨,目前已造成多處積水、淹水。前些日子在盧碧颱風尚未影響台灣前,中南部因熱帶低壓而發生間歇性強降雨,多處民宅淹水,造成房屋受損、家具損壞以及財物損失,為此台中市政府表示,為了讓民眾能夠安心整理家園,於是主動提供受災戶居民減免房屋稅。
市府會根據災害應變中心的通報資料或淹水資料,主動與國稅局一同前往現場勘查,協助受災民眾辦理相關房屋稅減免措施。地方稅務局局長沈政安表示,如果民眾因豪雨而造成淹水達50公分以上,每30日停徵一個月的房屋稅(以淹水日起計),若不足30日也以30日計算,而如果受到強風侵襲,如颱風來臨時,房屋毀損面積達5成以上,可免徵房屋稅,若毀損面積3成以上、不足5成者,可以申請房屋稅減半。
除了房屋稅之外,如果土地因豪雨造成山崩、土石流、流沙、地陷等,而造成環境限制或技術上無法使用的土地,可以在9月22日之前向稅務局申請免徵地價稅。而在這邊提醒民眾,建議在受災時,可以拍照留存,雖然市府會聯合國稅局一同現勘,但是有照片及資料,會更好的幫助民眾通過申請並申報損失。
在此期間政府也呼籲民眾,豪雨、疫情,還是在家防疫最安心,小心豪雨、強風造成人身安全,要是想申請稅務減免,可以利用線上申請系統,不需要特意出門臨櫃辦理喔!
相關房市時事災害新聞新知:
日本熱海土石流造成1,400棟房屋損毀!…

居家防災小知識! 颱風季即將來臨有哪些颱風防治措施需要注意?
/
颱風季即將來臨,往年7、8、9月都是颱風高峰期,雖然去年不知怎麼地沒有颱風侵台,不過民眾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台灣也是有多次遭受到颱風侵襲而損失慘重的案例,例如莫拉克風災。因此有關颱風防災的意識與觀念,是每個台灣人都應該必備的知識。
颱風來臨之前須準備哪些防災物資?
避免颱風造成停電,需準備手電筒、蠟燭、電池、備用電池,以備不時之需。
準備瓶裝飲用水,避免因斷水而造成基本生活需求受損。
準備可以即時、保存久的食品,如泡麵、乾糧,保證颱風災害來臨有熱量來源。
全套雨具全家都要有!家中有多少成員,就要準備多少件雨衣、雨鞋、雨傘。
若在容易淹水的低窪地區,建議事先準備沙包,避免家中淹水嚴重造成安全疑慮與財物損失。
準備電池式收音機,避免手機沒電、電視停電而無法接收最新颱風資訊。
颱風來臨前的事前準備
隨時關注颱風的最新動態,利用電視新聞、網路、廣播、氣象電話專線,都可以取得颱風資訊。
如所在地區位在低窪或是土石流高風險區域,建議先移往別處,待颱風過去後確認安全無虞再返家。
檢查門窗是否穩固,颱風期間非必要請勿開門窗,且若不確定門窗承受力,建議加釘木板或貼上膠布,避免玻璃因破裂而碎片四濺。
如果家中有懸掛物品在室外,如廣告招牌、花盆等,要加固獲取下,避免被吹落而傷人。
沿海地區的民眾應注意風浪、潮汐,避免因海水倒灌而受到人身安全。
家中若有庭園、有樹木,或是房屋附近有樹,都需要進行加固,增加支架等,避免樹木因強風倒塌而壓傷民眾或損毀房屋。
清理水溝,保持排水系統暢通,才能減少淹水可能。
避免家中有過多的非必要電源使用,減少可能因跳電而造成的火災。
颱風來臨時應當注意的事項
待在家中,非必要請勿外出,也不要在颱風天叫外送,忽略他人的生命安全。
若颱風天還是必須駕車外出,建議減速慢行,否則大雨會除了造成視線不佳,還會因速度過快而打滑,若再加上強風造成車身不穩,容易造成自身與他人的交通安全威脅。
如路上積水,建議不要強行通過,除了傷車體,也會造成人身安全疑慮。
如若在路上發現倒塌的樹木、斷落的電線,千萬不要自行移除障礙,可以打電話請相關單位處理。
颱風來臨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