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探討2008年次貸危機如何造成金融風暴?
你是否還記得2008年的金融風暴?造成台灣股市不斷下跌,許多人面臨破產、失業等負面影響,金融海嘯、金融風暴,這些都是來自於次貸危機所造成的可怕後果,於是人們給這次的危機形容為大規模災難,如海嘯般影響世界,如狂風般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傾巢而出。
目錄
金融風暴的始末-信用是一切的元兇
2008年爆發金融風暴始於國際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倒閉開始,但會發生事情的隱患還得回朔到21世紀初期年這段期間,當時的美國房市正處於一種畸形成長的狀態……。
21世紀初,美國的房市正在不斷成長,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房價持續走高,不過房市的熱潮卻敵不過銀行的嚴格,畢竟銀行不願放款給信用有瑕疵的客戶,因此信用不佳便無法買房,不過商人總是能看見商機。
由於房市過熱,想買房的人卻因為信用問題而無法貸款,從此衍生出了「次級房貸」機構,也就是專門提供給信用不佳的人的房貸方案,這樣導致那些可能無法還款的民眾也能貸款買房,這也為之後的房市形成了一股強而有力的推勁,而這些劣質的貸款戶該怎麼辦?如果一間公司都將資金流向高風險的借貸業務中,難道不會害怕倒閉嗎?
劣質產品包裝成高級精品-道德與誠信的導火線
這些來自於信用瑕疵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被組合成MBS,也就是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成為了金融衍生產品,並打包後出售給投資客以及其他的金融機構,然而負責幫債券評級的機構,卻將這些劣質產品評估為AAA級,也就是高等級的優良產品,這讓買家也以為這是低風險的投資標的,然而時間只會證明這些問題將越演越烈。
雷曼兄弟的破產之路-泡沫化經濟下的犧牲者
你知道嗎?倒閉的雷曼兄弟公司就是打造次級房貸證券的債券公司,他們在2003年開始便陸續收購5家抵押貸款機構,其中就包括了次級貸款機構BNC Mortgage和Aurora Loan Services,然而這些決定在當時被認為具有遠見,並且在2007年時,替公司達到了42億美元的淨收入(收入扣除成本後的實際收益),且就在同年的2月份,股價更創下86.18美元的高價,讓公司市值達到600億美元。
當然除了次貸產品之外,雷曼兄弟還投資了信用違約交換(CDS),這是一種信用保險的概念,也就是當你借錢給別人的同時,你替這份借貸合約買了份保險,並定期繳納保險金,一旦借款人違約,你的本金並不會因此消失,而是由保險公司賠償你的經濟損失,而雷曼兄弟在這樣業務上,投資的金額高達8,000億美元。
然而2007年美國房市開始下滑,並且出現了泡沫化的現象,但雷曼兄弟旗下銀行的地產證券業務卻持續上升約13%,背負越來越大的風險。於是在2007年第一季度時,由於違約率上升至高點,以至於市場開始擔心雷曼兄弟的盈利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同年的3月就出現了5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直到2007年的8月,次貸危機終於爆發,雷曼兄弟的股價重挫,旗下的次貸機構BNC Mortgage在8月22日宣布倒閉,即便之後雷曼兄弟裁減了2,500個有關抵押貸款的相關業務,卻依舊無法避開作為不動產抵押市場主要參與者的身分,其承銷的部分超過了任何的公司,累計金額高達850億美元。
到了同年9月份,雷曼兄弟的股票依舊跌不停,甚至一周內暴跌77%,公司市值直接從112億美元降至25億美元,這樣恐怖又巨大的損失,使得不動產證券與債券變成廢紙般的存在。
然而走向破產的雷曼兄弟,並未得到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資金援助,也沒有銀行及機構可以成功收購公司,這使得雷曼兄弟走至破產的命運,待宣布破產那刻,全球股價重挫,道瓊指數狂瀉500點,整個跌幅超過4%。
雷曼兄弟的倒閉有跡可循,過度集中的業務以及本身持有資本不足,以至於在面臨突如其來的金融風險時,才沒有辦法提出足夠應付的應對措施,並且持有太多太多的不良資產,這些眾多因素,讓一間撐過不少風風雨雨的百年企業,毀於一旦。
政策之下的房市-真正的受害者是民眾
美國政府在1990年代就開始鼓吹國民買房,希望可以實現人人有房住的理念,並且住者有其屋,因此2003年的12月16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簽署了「美國夢首付援助法案」,希望利用這項法案幫助4萬個家庭,解決他們的房屋首付問題,這項法案一出就相當於政府在替房地產市場背書。
因此房貸放款者越來越大膽,開始借款給高風險的客戶,甚至有些人是非法移民。這導致每年次級貸款的放款額度不斷上升,1994年總額為350億美元(僅占總發放貸款的5%),到了1999年就高達1,600億美元(佔總額13%),2006年則來到了6,000億美元(佔總額20%),可見其成長速度之飛快,令人害怕。
於是乎房價開始飆漲,甚至其上漲速度已經超過了薪資與租金,這時只要對房市稍有敏感度的人都能感受到,泡沫化的降臨,只是沒人知道這顆泡沫會在何時破裂。
由於房市明顯過熱是從2004年開始到2006年之間,這三年的GDP增加速度分別達到3.8%、3.5%、2.9%,其對應的通貨膨脹率也達到3.3%、3.4%、2.5%,於是乎為了穩定市場,美聯儲在2004年5月開始加息,直到2006年6月共調升了17次,將原本1%的利率直接升至5.25%的水平,雖說快速有效的抑制了房市過熱的情形,但是正在揹房貸的人卻痛苦不堪。
調升利息,加重了房貸者的負擔,這造成了很多次級貸款者還不出貸款,想買賣房屋的人也難以出售房產或是取得融資,因此即便是普通民眾也會信用受損,這樣房地產的債券開始逐漸下跌。
於2007年8月,其他國家也意識到了美國次貸出現了問題,於是幾個大國先後對次級房屋信貸增加準備金額,迎來這不可避免的危機。而由於風險的急速上升,這導致美聯儲不得不在2007年9月份時降息,且一降就是50個百分點,雖然此舉暫時讓民眾對次貸的戒心放下,但是也只不過是亡羊補牢。根據統計,全美的法拍屋數量,從2007年的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三季度,增加了46.6萬棟,而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每一個家庭的破產所換來的,這讓美國的一般民眾財務惡化,甚至達到了可怕的境界。
台灣全省二胎案例:
台北房屋二胎貸款 幫你打造夢想家園! 如何避免掉入貸款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