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生二胎要間隔多久才好?專家建議1年半至2年最好!
生完寶寶後,需要讓媽媽的身體休息,但是有生二胎打算的家庭,應該要間隔多久才能讓寶寶與媽媽都能健康又安全呢?
民間二胎一般來說,依照醫生的建議,兩胎至少間隔8個月以上會比較好,因為懷孕期間子宮撐大,或是剖腹,產後需要復原的期間最少8個月。因此我們需要注意媽媽是否有得到足夠的休息時間、或是否哺餵母乳等,因為通常餵母乳的時間為半年以上至1年,因此會建議2年後在懷下一胎。而當然剖腹與自然產皆有不同的建議。
目錄
生二胎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1. 媽媽的年紀
根據木生婦幼診所副院長陳星佑表示,年紀較大的媽媽較容易影響受孕,且懷孕後可能產生的併發症較多。若35歲以上就被認定為高齡產婦,因此建議生產年齡為25歲至30歲,這段期間不僅受孕容易,且胎兒畸形率較低、難產率低、卵子量較好,因此建議生產在此區間最好。
而生二胎來說,若一胎出生時,媽媽未滿34歲,則建議需要間隔1年半 – 2年再懷二胎,若已經超過34歲,則建議至少需要隔1年以上。
2. 孕婦的身體
通常產後至少需要2個月的時間,讓孕婦的子宮能完全修復到生產前的狀態,因為子宮在生產後8周,才能恢復到足夠厚度的子宮內膜,對第二胎的發育也較有保護作用。但除了子宮本身的修復外,包括媽媽的傷口、體力等也需要時間慢慢回復,若這時又急於懷上的話,容易造成流產或是早產的可能。
3. 良好的環境
若沒有給產後的媽媽一個舒適的環境,不論是工作或是家庭,沒有得到一個適當的休息,或是家庭沒有支持著媽媽的話,容易得到產後憂鬱症,且若需要哺乳的話,一個適合哺乳的工作環境,也是一大重點。因此若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想要再生二胎容易造成產婦產後抑鬱或是過累。
4. 一胎的接受度
因為孩子的年齡也是生二胎的重點,若第大寶與二寶差距過小,容易爭寵,造成大寶行為退化,會使的家長累,孩子心裡也會不平衡。若大寶已經5歲以上,雖然媽媽要再經歷一次從頭帶小孩的歷程,但這時的大寶,或許可以與你一起分攤,幫忙顧二寶,且也較不會與二寶爭風吃醋。
但相反的,若哥哥已經在念書,媽媽有可能需要同時照看哥哥功課以及照顧二寶,因此這就要有所取捨,也需要媽媽與爸爸一起共同努力。
太快再次懷孕的風險有哪些?如果上一胎自然產的風險?
產後建一間隔1年以上,在懷二胎,因為若媽媽在6個月內若再次懷孕,容易造成早產、胎盤早期剝離、胎兒體重過輕、媽媽貧血、產後妊娠糖尿病等相關症狀,這是因為母體身體尚未復原,且又需要耗掉很多營養哺乳餵大寶,且若發現出血、腹痛等症狀,應該迅速就醫。
如果上一胎是剖腹產的狀況?
除了上述的自然產的風險都有可能會發生之外,剖腹產的媽媽還會再多增加一項「手術傷口破裂風險」尤其懷孕後期較容易發生,且孕期千萬不要抱小孩,容易有腹痛或出血的危機。
生二胎間隔太久好嗎?
專家建議,5年內再懷孕都OK!所以不用急於要讓二胎在短時間內都生完,想著一次照顧比較方便,但其實自己的身體顧好最重要。但要注意,若超過5年後生二胎,媽媽會有較高的機率得到子癇前症。
資料來源:部分資料參考嬰兒母親|婦幼多媒體事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