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需要什麼理由?你應該要知道什麼理由不該買房!
首購族買房的理由很多種,因為結婚買房、因為孩子買房、為了自己買房、為了家人買房,不論什麼原因,買房是件大事,沒有足夠的錢是做不到的,因此你需要一個好的理由說服你買房,那麼讓你買房的理由是什麼?又有哪些理由讓專家建議,千萬不要買呢?
目錄
三大不建議買房的理由!
你有很多很多的買房理由,但是有些卻並不受待見,因為買房並非兒戲,你需要面對很多問題,像是稅務、維修費、過戶等問題,之後還可能有爭房產等之類的情況,當然這都是後話,總之目前你買房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呢?又有哪些原因你不應該輕易下決定?
不該買房理由一:我想要買房投資
確實以現在房價飆漲的情況來看,買房可以有效的對抗通貨膨脹,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打炒房的程度加劇,房價飆漲的情況會逐漸緩和,如果你沒有那個資本可以買房炒短線,那麼以長期持有的情況下,你還需要支付的各項房屋支出,包括房貸、房貸利息、房屋保險、修繕費用、裝潢費用等。
這些成本與通貨膨脹相比,到底哪個比較划算你也不明白,且隨著市場變動,甚至可能出現房屋泡沫化的現象也猶未可知,因此最不應該買房的理由之一,就是投資房地產市場。
當然這也並非適用於所有人,畢竟根據調查,有房的人比租屋者的平均收入更高,確實有房也能帶來一定的財富,像是出租房屋、房屋交易等,但這不代表你就能靠房產投資賺錢,在者以現在的環境來說,房價畸形上漲,已經有泡沫化的雛形,一旦你貿然投資,要小心血本無歸的情形。
不該買房理由二:我不想再替房東繳房貸了
有些人可能每個月繳房租已經繳得厭煩了,於是存了點錢就打算買房自住,這樣每個月雖然也需要繳錢,至少住的房子在自己名下,繳得心甘情願又不用看房東臉色,可是你要小心這些支出。
若以相同的屋況來說,租金相對比房貸便宜,尤其在房價越貴的城市越是如此,如果你為了不繳租金而選擇買房,你還需要負擔以下風險。
要知道租房子有租房的好處,像是搬家可以想搬就搬,只要提前向房東說,或是等租約到期就好;再來就是房屋問題幾乎都可以找房東解決,不需要自己煩惱;還有租金比房貸便宜,多出更多彈性花銷。
當然租房的壞處就是,房子怎麼繳錢都不是自己的,房東可能漲租金、可能遇上壞房東、不能照自己喜好裝潢等,但可不是只有租房有壞處。
若你打算買房自住,好處就是你可以自己裝潢、擁有資產、不用擔心房東問題、居住單純等等,不過買房之後你需要面對更多瑣事,甚至比租房還煩喔!
例如,萬一突然失業,你只能硬著頭皮繳房貸,不能換到更低房租的地方;或者你需要自己負擔房屋的修繕費用;可能遇上稅率上漲、房貸利率上漲等;遇上惡鄰居也不能馬上說搬就搬。
你既然要買房,就要自己負擔房屋的任何大小事,加上一旦出現債務危機,還有可能影響你的信用分數,嚴重可導致信用破產,讓你之後要申辦信用卡、信貸等其他借貸業務,都會受到阻礙。
不該買房理由三:繳房貸可以幫我抵稅
有房貸的人可以善加利用「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的方法減稅,只要你有向銀行申請房貸,只要持有當年度的繳納利息單據正本(一定要正本),就可以申報扣除綜合所得稅,不過要注意申報條件及額度。
房貸利息費用扣除額,每年最高不得超過30萬元,而且申報僅一戶為限,意思是你不能買多間房屋,就為了房貸利息將綜合所得稅扣個精光,你只能以一戶的利息費用為主,再者房屋必須是在你的名下或是你的配偶、子女名下才能扣抵。
那如果我每年有10萬的利息支出,我就能申報扣除10萬元嗎?沒意外的話,是的,但是你如果有定存、投資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假如你有儲蓄投資每年5萬元的利息收入,那麼10萬減去5萬,你就只剩下5萬元的額度可以扣除所得稅了,因此你說房貸能節多少稅?少之又少,你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及金錢,就為了每年節那一點稅……。
我應該什麼時候買房才對?
其實上述的理由,都是建立在你尚未準備好買房的階段,為了避免你衝動購買而提醒,因此也不需要多擔心自己是否為了不對的理由購屋,重點是你需要做好買房的準備,就算買來只是好玩、買來放的都是好理由,因為你已經準備好了,也就不需要擔心買房之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