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會不會很麻煩複雜?各種注意事項一次報給你知!
每年政府固定向人民徵收的一筆稅金,就是綜合所得稅或房屋稅,只要居住在政府管轄境內的土地上,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收入來源,都有繳納稅金的義務,根據個人的收入高低各有差別,稅金的額度不完全一樣,至於所要課徵的範圍,包含個人所有的綜合收入,像是薪資、存款利息、股利分配、租金等都會被計入,總合收入越高的人要繳的稅金越多,反之總和收入越低的人要繳的稅金越少。
目錄
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所得稅有一套計算公式,以一整年的收入作為基本單位,乘以適用稅率,藉此了解大約需要繳交多少稅金,所以整個過程應該是先計算去年的所得淨額,然後用所得淨額計算稅金額度,最後是減去可以折抵的額度,得出真正實際繳交的金額。
一、 綜合所得淨額
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普通扣除額-特別扣除額
所得總額共分成十類,包含薪資、利息、營利、執行業務、租賃及權利金、自主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比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和付予、退職所得、其他所得,像是檢舉獎金、投資金融商品的收益等。
免稅額是每個人固定免除稅金的額度,不超過70歲的納稅人、配偶、受撫養孩童,每人少繳8.8萬元,年滿70歲的納稅人、配偶和受撫養直系親屬,每人少繳13.2萬元。
普通扣除額分成標準和列舉兩項,標準扣除用單身和已婚身分區分,單身人士少繳12萬元,有配偶者兩人一起申報少繳240000元,列舉扣除包含保險費每人、醫藥及生育費、房貸利息、支付、捐贈等十個項目。
特別扣除額包含薪資所得扣除,每人少繳20萬元;儲蓄投資扣除,每人少繳27萬元;身心障礙扣除,每人少繳20萬元;教育學費扣除,每人少繳2.5萬元,幼兒學錢扣除,每人少繳12萬元;長期照顧扣除,每人少繳12萬元,還有財產交易扣除,按照現況核算。
二、 應納稅金額度
應納稅額=所得淨額x適用稅率-累進差額
稅率和差額是採用級距來計算,收入超出多少就用哪個部分的稅率計算,再扣掉過程中多算入的額度,才是應該繳納的稅金,0-540000元的稅率是5%,沒有差額,540001-1210000元的稅率是12%,扣掉37800元的差額,1210001-2420000元的稅率是20%,扣掉134600元的差額,2420001-4530000元的稅率是30%,扣掉376600元的差額,超過4530001元的稅率是40%,扣掉829600元的差額。
三、 真正繳納或是退稅額度
實際稅額=應納稅額-扣繳稅額及可折抵稅額
可以減稅的項目包含已扣繳的額度、投資折抵的額度、購買自用房屋折抵的額度等,當應納稅額高於扣繳稅額,就是納稅人實繳的稅金,當應納稅額低於扣繳額度,政府還要退稅給民眾。
所得稅的繳納日期有多長?逾期會發生什麼事?
申報時間定在每年的5/1-5/31之間,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不小心忘記逾期,要趕緊到稽徵機關補繳,用人工申請的方式到金融機構繳納,以防越拖越久,後面難免面臨到高額的滯納金,每逾期2天,就要增加1%的額度,最長可以累加到30天,變成多繳30%的額度,若是不主動申報,被國稅局發現漏稅的話,可能會被懲處最高3倍的罰緩!
怎麼申請稅額試算通知書?
首報族若是擔心自己會遺漏掉報稅時間,可以嘗試申請稅額試算通知書,每年的2/15-3/15這段時間之內開放申請,由國稅局直接算出需要支付的稅金,再寄出信件給納稅人,收到通知書之後,憑件即可自行前往繳稅,增加了申報的便利性,至於稅額試算通知書的申請方式,則有書面和線上申請,書面申請是先填寫好文件郵寄至稽徵機關審核,線上申請須準備好自然人憑證,或是戶口名簿的戶號當作通行碼,前往財政部的網站申辦。
目前有哪些報稅方式?
- 人工申報:準備好身分證、薪資扣繳憑單、所得收入憑單、列舉扣除額證明等文件,親自前往稽徵機關、國稅局申報,到現場填寫完畢申請書,將由專員幫忙試算應繳稅額。
- 線上申報:第一步是安裝財政部的報稅軟體,或是上去網頁版,使用自然人憑證、健保卡、查詢碼、金融憑證、台灣行動身分識別燈入系統,接下來將跑出去年的一系列資料,方便納稅人即時報稅。
相關房市時事新聞新知:
什麼是房屋稅?遲交的話會被催繳罰金嗎?
2021居高不下的房價 如何靠次級房貸擠身房產市場?
台灣房價為什麼高得如此不可企及?房價上漲一定是因為供不應求引起的嗎?
發表評論
想要加入討論?隨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