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升息進退兩難!確定折衷升息半碼!
央行6/16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公布政策利率調整升息半碼,即0.125個百分點,至於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也各自從原本的1.375%、1.75%、3.625%調升為1.5%、1.875%、3.75%,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75%,全年CPI年增率則是2.83%。
央行表示,考慮國內外經濟情況、商品價格不斷推高,輸入性通膨壓力大,物價漲幅處於高位,國內疫情加重,壓制民間消費成長,內需服務業回復速度受阻,國際經濟可能出現下降危機,衝擊到國內經濟成長動力,調升利率可以加強緊縮性貨幣政策,並降低通膨預期心理,幫助物價持穩,達到經濟金融進展平穩的目的。
目錄
央行宣布利率調升半碼!
央行舉辦第二季理監事會,原本是否升息僵持不下,同一天美國聯準會升息最少2碼,市場預估台灣有很大機會升1碼,也有人提議暫停調升,讓這次開會結果難以預料,然而內需受到疫情影響,全年GDP無法保4,最終決定調升半碼,利用折衷式作法壓制通膨,還能順便照顧到經濟成長。
全世界都在準備升息
發生俄烏戰爭以來,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漲,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飆升到8.6%,來到 1987年後最高點,核心CPI年增率也衝到6%,全都超過預期,通膨狀況不見緩解,經濟成長的危害加深,討論決定利率出現變化,本來預計升2碼,也有意見認為應該增加到3碼。
各國政府集中力量對抗通膨,除了美國外,歐洲央行會議轉為強硬,出手壓制高通膨,7月預定調升1碼,英國央行已經調升4碼,這周很有可能再升一碼,台灣通膨仍未下降,處在壓力下只能行動。
為什麼最後決定升息半碼?
依照主計處公開資料,5月CPI年增率創下9年半來最高點,一路上漲到3.39%,雖然相較美國、歐洲,台灣不能相提並論,但情況沒有改善,央行總裁楊金龍屢次提到,輸入性通膨壓力加重,可見升息依舊是主流趨勢,關鍵應該在於升幾碼。
重要國家全部進入升息,台灣央行也表示一定會跟上,至少升半碼,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發出警告,升息對經濟成長有不良作用,由於本土疫情還在確診高峰,升息會違背擴大消費政策,房屋貸款負擔增加,可能導致經濟走向衰弱。
央行對於是否調升,最終仍要做出困難選擇,這次和上次不同之處,是近2個月疫情衝擊內需市場,吳大任表示,台灣通膨不像美國劇烈,下半年經濟成長比起物價上揚更值得擔心,若必須調升只升半碼即可。
金融業支持調整利率!
通膨壓力無法消除,仍然沿襲實質負利率,需要讓利率回復正常,假如央行中斷調升,台美利差繼續增加,新台幣將因為流失資金變弱,輸入性通膨進一步惡化,金融業認為,央行多方衡量利害狀況,應該要有行動。
美國聯準會強勢升息,下半年經濟將看見付出結果,如果失業率增加,9月便很有機會不再調整,或者是明年降息,說不定利率政策的調整,可以套用匯率的柳樹理論,台灣經濟情況比美國平穩,升半碼是比較沒有偏差的方式,外界也不太容易反對。
註:柳樹理論是央行的策略,當熱錢湧進來,先讓新台幣在盤中充分升值,尾盤再調節下壓價格,避免新台幣升值速度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