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地價、公告現值齊飛揚! 6年來漲幅最大 六都台中漲幅最小!
為了解決炒房問題,政府吵的兇,不管是去年的房地合一稅2.0實施,還是囤房稅議題,看似非常認真地提出各項政策,但對於房價的抑制卻毫無實際效果,因此2022年各大縣市終於決定,將調整稅基,也就是公告地價的價格,從0.06%至5.76%不等,其中調漲最多的縣市落在新北市,無調漲的則為新竹縣、新竹市。
目錄
公告地價調漲非首次 2016年曾平均調漲3成
目前六都終於意識到了房價高漲的問題,因此除了台南市在今年確定會調高房屋標準價格之外,其他縣市將可能在2023年跟進。但財政部早在2021年就建議各地方政府,應當適度的對公告地價以及房屋標準價格進行調整,為的就是能實際反映房屋市場走勢,才能跟著調高地價稅、房屋稅等稅基,這比起調整利率來說,反而會更有效果。
本來地價稅的計算基準,應當為每兩年就調整一次,但是每個政治家想當然的,持有不少財產是一定的,沒有人敢隨便調漲稅基,因此近十年來,全台22個縣市,卻僅在2016年有平均漲幅三成的浮動,之後房價上漲卻在2018年、2020年紛紛出現調降。
台中公告現值、公告地價漲幅 六都最低
2016年之後,今年迎來6年後最大漲幅,土地公告現值平均漲幅2.5%,公告地價平均漲幅2.68%,是6年來首次全台縣市全面調漲。但六都中漲幅最小的位於台中市,公告地價僅漲幅0.06%,但過去幾年,台中房價飛速成長,可調整幅度卻遠遠落後,甚至低於連江縣,到底台中政府有什麼盤算呢?
調漲2.68%夠嗎? 頻率少、幅度低 能有效反映市場價格嗎?
調整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主要反映在地價稅的徵收,一旦調漲將增加土地的持有成本,但是時隔6年才再次有漲幅,且平均才2.68%,如果我們單看其他縣市,應依照不同縣市進行調整,也要比較市價與公告土地現值的差異,如果無法做出適當的改變,那政府難道是在給炒地、炒房者提供機會嗎?
2022年專家表示:房市有望持穩上漲
儘管政府致力於抑制房價上漲,但房市熱度不減,加上政府打炒房力道不夠,以及各縣市皆有不少建設正在持續展開,包括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桃園機場捷運沿線等,有建商不斷以破紀錄的高價購地,在營建成本上漲、地價飆高的情況下,要控制房價非常不簡單,不過有其他專家表示,未來房市將可能有泡沫化的風險。
少子化、勞動力降低,這麼多房子有人買嗎?
要說控制房價最明顯的,就是不買。沒有人買房,市場降溫,房價隨著市場供需變化,自然就會開始趨緩上漲,甚至降低,不過以目前台灣的購屋年齡層來說,介在35歲以上,這個階段的年齡層都還算台灣出生率較高的時期,但隨著時間推移,2000年後的出生率直線下滑,未來人口減少,房屋購買率下降,我們離房價崩跌的時間,恐怕不遠了。
更多土地貸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