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 好好待在房子裡最安全!
近日來台灣疫情covid-19如同炸彈般襲來,不斷增加的確診人數使得人心惶惶,連日來所有人都繃緊神經,卻依舊每日刷新確診紀錄,為了能夠快速控制疫情,人人草木皆兵反倒成了必須要有的態度,面對這可怕的疫情,北部已經進入了三級警戒,各個縣市皆陸續傳出確診,然而疫情為何就這樣突然失控了呢?是因為沒有做好居家檢疫嗎?還是未確實做到居家隔離呢?到底居家檢疫、在家隔離,這些要如何區分呢?
目錄
居家隔離的對象與措施?
若曾經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就會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並需要隔離14天,在這段期間不可外出、出境或出國,當然也不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並且衛生署會每天給你打電話2次,追蹤你的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症狀會立即安排就醫。
居家檢疫的對象及規定?
具有外國旅遊史的人,會收到「旅客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之後必須待在家中並且配戴口罩,檢疫14天,在此期間不可外出、出境或者出國,一樣不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會由里長負責每天打電話給你詢問身體狀況,並且需要紀錄「健康關懷紀錄表」,如果在這14天內有任何的身體不適,將送到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採檢,衛生主管機關也會加入主動監測的行列。
哪些人會需要加強自主健康管理?
如若專案申請獲准縮短居家檢疫者,只要在居家檢疫期滿14天後,或是台帛旅遊泡泡專案返回台灣者,於入境後的5天內,須配合衛生主管機關,每天利用雙向簡訊的方式回報健康狀況,並且只能從事有限度的商業活動,且禁止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如果有非急迫性的就醫需求,也需要延後,並在就醫時告知旅遊史,也需記錄每日活動接觸的人,不可以接觸非特定的人士,例如除了家人、同事之外的人,並全程皆戴著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自主健康管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條件及事項?
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 通報個案經檢驗後為陰性者,需自主健康管理14天。
- 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期滿者,需自主健康管理7天。
- 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期滿者,需自主健康管理7天。
- 台帛旅遊泡泡專案返台者,需自主健康管理14天,並於入境後5至7天到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自費採檢。
- 經由地方主管機關認定有必要且開立通知書者,需自主健康管理14天。
若是無症狀者,可以正常的生活,但是必須避免進入到人群眾多,無法維持社交距離的場所,或是無法落實口罩配戴的公共場所,並且延後非急迫性的醫療活動,並加強洗手、注意咳嗽禮節,且每天早、晚皆須量一次體溫。如果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相關症狀,則須確實配戴口罩並立即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再採檢結束返家時,需在等在結果出來的這段時間,待在家中不得外出,更需與人保持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進行交談。
疫情期間,有那些人需要留意自我健康檢測?
現在疫情嚴重的程度,甚至比剛開始爆發那時還可怕,每天疫情指揮中心皆會公布疫情相關信息,而大家都需要落實勤洗手、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等,且隨時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提醒需要自我健康檢測的民眾,雖然可以正常的生活,但是如果有異狀,一定要立即帶上醫用口罩然後就醫,並需要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職業類別,以及身邊是否有人有相關症狀等,並切記盡量遠離人潮、遠離大眾交通工具。那麼哪些人需要自我健康檢測?如果你發現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診名單足跡,與你的足跡相同,那麼就必須自我健康檢測14天。
如果沒有配合追蹤管理機制會怎麼樣?
根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
- 違反居家隔離者,可處新台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鍰
- 居家檢疫者在入境時,未詳細填寫資料,可處1萬元-15萬元的罰鍰
- 擅自外出不符合相關規定,則可處10萬元-100萬元的罰鍰。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如果違反自主健康管理規定者,可處新台幣30萬元罰鍰,另外如果有罹患或疑似罹患新冠病毒主者,如果未遵照住主管機關指示,而傳染他人,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是最高200萬元罰金。
現在大家都一起在風口浪尖努力前進,為了能早點控制住這疫情,建議民眾沒事不要外出,最好都待在房屋裡,確保自己能遠離人群,遠離病原,並且最重要的是如果真的不幸中標,也千萬不要傳染給別人。讓你的家成為最好的避風港,宅在房子裡保護自己是最重要的。
更多因新冠疫情衍伸的案例:
新冠疫情影響台股一日狂跌652點!鋼鐵、航運、紡織股無畏跌勢!
發表評論
想要加入討論?隨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