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房屋絕對不能衝動購買!先有預算最重要,再來設定喜好條件!
看房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猶豫不決,應該執著於追求完美的目標?還是應該放寬標準,就算不滿意依然將就一下?往往在左右為難之中,買家就不知不覺錯失掉一個好機會,和合適的房子擦身而過,或是過於著急,想要快一點買到房產,草率地做出選擇,結果才發現使用起來不合實際需求。
目錄
看了2個月台中建案還沒下決定,原因出在哪裡?
台中有一位買家正好面臨到相似問題,手上已經預備好一筆現金要買房,看遍熱門地段的建案,依然找不到心中喜歡的房子,範圍遍及西屯、西區、東區、烏日、南區等地方,都曾經出現他看房的身影,但是到最後都是以沒有下文收場。
該名買家上網發文表示,自己花費了2個月的時間,全部參觀了12個新建案,一直沒有看到自己中意的房子,捨棄的原因林林總總,包括不喜歡重劃區基地的地點,市區價位過於昂貴,價格在一般水準然而室內坪數不足,新成屋的狀態有瑕疵,賣剩的餘屋方位、樓高不合宜,交通的出入口有阻礙等問題,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
繞來繞去找不到好屋,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針對這個情況,有專家建議先設定好購屋條件的優先順序,而不是盲目地四處搜尋,這樣一來要找到中意的房子會簡單得多,而一個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衡量自己的負擔能力,看自備款與房貸金額是多少,在這個預算之內,揀選最能夠貼合需求的住宅。
首先定出預算,接下來就是挑選所在位置、房屋類型、面積坪數、形狀格局等項目,並且依照具體狀況加以調整,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成形了,舉例來說,假如買家是通勤族,每天從彰化到台中往返工作,把長年繳交的租金換算一下後,發現購屋比較划算,那麼最好先預估通勤時間、
生活機能來選擇地點,在捷運旁邊也不錯,根據預算的金額來決定,最後選擇2房的中古屋作為購買對象。
有些人可能會問,應該看幾間才能找到恰當的物件,這沒有一定的標準,端看個人的要求條件,可能看個幾間就有目標,或是觀察之後,暫時延後買房的進度,等存到更多自備款再說,民眾可以互相比較,盡量多看,這樣一來比較有經驗,避免買到差勁的條件,買房是人生的重要大事,過於心急反而影響將來,所以花長一點的時間不是什麼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