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房市退燒!農地買賣卻逆勢成長?!
根據中信房屋內部成交資料統計指出,由於疫情的關係,房仲無法實體帶看,也無法在接待中心帶領客戶賞屋,因此截止至目前為止,5月的成屋交易量比上個月的同期交易量減少約26%,土地的交易量也減少了10%,而這10%中有45%為建地,不過在這次疫情中的不動產買賣情形,農地的交易量卻不減反增,成長了8%,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探討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人更願意買農地,除了價格上較親民,再來農地大多遠離城市,有些想遠離市區,享受退休生活的長輩,會希望有塊農地種蔬菜,種點作物,不僅可以自給自足,也能在退休後還有一份工作能維持身體機能。而農地除了作為退休用,有些大面積農地會被偷用來作為工廠用地,因為價格比工業用地來的便宜,所以違法工廠便會在農地上興建,直到可以合法轉工業用地後,這塊農地就失去了農用的價值了,反而成了工廠用地,汙染附近農地。
目錄
為何疫情來臨,農地反而不受影響?
因為無法實際帶看,加上民眾待在家中,對購屋的興趣缺缺,因此房市冷卻,突然之間大家對買房、買土地的熱情減退,但那都只是一時的,只是農地的買賣卻不受疫情影響,這是為什麼?因為農地並不像房屋一定要帶看,只需要地籍圖,或是觀察周遭環境可,根本不需要與人群接觸,且相對空曠的區域顯得安全,因此不須帶看,也能輕鬆購買,不受到疫情的限制,加上握有資金的長輩們需要一塊農地退休用,自然遠離人群的農地就受到了喜愛,以及稅法上的優惠,種種條件讓不能買房的時期,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農地市場。
除了務農,農地也可以蓋房子!
因為有越來越多人注重生活品質,希望遠離市區、親近自然,所以如果能搬到郊區生活,並自地自建的話,也不失為一個好選項。那麼農地要如何蓋房?
民國89年就已經將農地農有的政策,改成農地農用,也就是說不限制農地的購買者是否為農民身分,皆可以買賣農地。而如果要蓋農舍,農地的面積需要在756坪以上,且需符合以下資格:
- 需取得農保的資格,所以適合沒有勞保或勞退的人。
- 取得第三類健保的資格,也就是說需要加入農會,適合退休族群的人申請。
- 須提供農業生產相關的佐證資料,就是需依現況實際耕作,符合農地農用。
以上三種條件,只要有一項符合,就可以申請蓋農舍。不過農舍能蓋的坪數通常不可超過農地的10%,也就是說有90%的農地必須用於耕作。
農地農用只會越來越少嗎?
今年4月底終於公布國土計畫法,將不可隨意變更農地地目,依照法規,未來只要是被劃定為「農業發展地區」的土地,就要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優先,積極保護農業環境,避免零星發展。所以從此不得再隨意變更,確保農地不會再大量流失。但是許多農業縣市卻認為,土地只要被劃為農地就像是位土地、開發判了死刑,往後無法進行開發。屏東縣政府坦言,劃定農地時遭受到巨大的民意壓力。
18縣市所劃定的農業發展地區,雖然好像有達成農地目標總量,但是仔細來看,那些農地卻在河川地、山坡地等邊際地帶,且難以耕作的次生林地,也被劃作農地範圍,反倒是位於都市計畫區當中,有許多優良的農地,卻被歸類為可開發的城鄉發產區。
農地成為了各方利益角逐的廉價建地,只要農地可以蓋工廠、房子、光電板,就成了免繳地價稅的利益區塊。雖然農地買賣交易量提高,但實際將農地農用的又有多少呢?
發表評論
想要加入討論?隨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