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房屋也能像積木般堆起! 組裝合成建築法成為香港新趨勢!
隨著首個組裝合成房屋落成,也正式開啟了建築新篇章!隨著科技進步,建築也將顛覆以往的方式,從最早的石頭屋、茅草屋,已經進步成了水泥房,不僅有透天厝也有大樓,越蓋越高的建築仰賴科技帶來的進步,可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步驟加速,追求的是更快的建築方法,當房屋的堅固程度已經達到顛峰,接下來就是追求速度的時代了。
之前炒得熱門的3D打印房屋,實現了人們對於1天蓋好房子的想像,還有折疊式房屋,如今愈漸成熟的組裝合成房屋,在香港已經有相關的建築法規,可見完成度之高,有發展擴大之趨勢,那麼組裝合成房屋是如何做到的呢?關於法規又有那些規定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目錄
什麼是組裝合成建築法?
簡單來說就是將房屋像積木那樣利用一塊塊已經成形的建材,利用組裝的方式快速合成的建築,這就叫做組裝合成建築法(簡稱MIC)。
這樣的建築方式不僅可以縮短建築時間,以及減少人力、物力,還有大大降低傳統建築方法所產生的廢棄物,減少浪費的同時還能兼顧環保,並且可以在不受到天氣影響的情況下作業,減少工人因工安危險而發生意外的機率。
組裝合成的房屋優勢在哪?
- 建築效率高,幾乎可以省下30%以上的建築時間。
- 減少因天氣、環境造成的工安危害。
- 減少因工程產生的粉塵、噪音等對環境的危害。
- 建材環保,且可減少因工程產生的建築廢料。
- 製造皆在工廠,因此可以更精準、準確的進行生產。
- 更靈活的安排建築進度。
在香港,你也可以蓋組裝合成建築!
只要申請,就可以利用MIC為自己打造家園,不過當然要依照他的申請標準,以下來介紹有關組裝合成建築法的申請流程:
1. 進行項目設計
有關建築的外觀、設計等都需要在最初期的時候先準備好,等到設計完成即可進行審核步驟,不過需要與當地的承建商與供應商共同設計才行。
2. 工程審核
所有的設計需遵守《建築物條例》或其他相關要求如:《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作業備考ADV-36》及其程序。
3. 廠房組裝
需製造出大量的組件及模板在工廠進行測試,之後在工廠進行試裝的同時,也可在工地現場打樁、打地基等作業。
4. 運送組件
於工廠進行測試完畢後,即可將組件送往工地現場進行組裝作業,不過由於組件大小不一,需要找個臨時的儲存地點,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5. 現場安裝
組件到位後,即可於現場立即進入安裝工程,不過在安裝完成進行永久防水工程之前,需要在各部件的安裝點進行臨時防水。
組裝合成房屋可以帶來哪些正面影響?
像現在的特殊建材房屋如:3D列印、摺疊屋等,對於多地震、颱風的環境來說,尚未確定其安全穩固性,因此無法引進台灣,相對的香港也一樣。不過人們依舊會為了居住正義、抑制房價,而不斷地研發出各種能夠快速解決房屋問題的建築方式,如今也有了具有穩固性且更科技化的組裝合成建築法,確實大幅度的減少工程時間,以及兼具環保的效果,但普及程度尚未擴張。
為了因應物價上漲、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希望組裝合成房屋能解決目前的困境,而現在在香港不僅公共建設,還包括學校、醫院等也都開始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進行建設,說不定未來台灣也能有此技術,拯救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